為切實做好教育改革推進工作,促進不同學科相互支撐、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實現某一領域下主題內容的深層次學習、理解性學習,10月14日至15日在海安市實驗小學舉行了南通市小學教學專題研討活動。來自南通各市、縣的教師代表以及“中國教育2029行動計劃”領航學校、種子學校的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曹桂林、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陳有志、海安市實驗小學副校長陸曉林出席此次培訓活動。14日下午,執教老師圍繞八個主題展開教學。一《美妙的杯琴》老師帶領學生們探究了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并利用發現的規律制作出杯琴,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將科學、藝術等元素完美融合。
二《校園小景我設計》老師引導學生利用新型材料設計校園雕塑并搭建,在闖關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三《印象中秋》本課中,學生們從起源、民俗、月餅、月相、詩詞、歌曲等六個主題進行匯報,并制作中秋主題海報,學生們各司其職、明確分工,最終將自己的海報作品一一展示,把中秋文化宣傳進一步推向高潮。
四《我的音樂盒》老師以歌曲《小星星》帶領學生們走進音樂的世界,以如何給音樂機芯放大音量為主線推進課堂,學生們通過研究,自己嘗試用材料改進了機芯的音量,從而讓機芯更大地發聲。五《神奇的液體沙包》老師鼓勵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捶一錘、戳一戳等方式來探究沙包中的液體的不同,帶領學生走進“非牛頓流體”的世界。
六《探秘火山》火山噴發是地球上最危險、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在本節課學生們了解了火山的分布和種類、火山噴發的積極作用和危害,通過實驗模擬解釋火山的成因。七《我的房間我做主》老師從學生熟悉的地板入手,讓學生了解常見的地板鋪法,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感悟密鋪的原理,感受不同鋪法的魅力。八《水位報警和智能泄洪》本課聚焦洪水災害這一問題,針對水庫、湖泊水位的上升難以掌控的問題,引導學生制作在到達警戒水位時及時給出提示并自動開閘泄洪的裝置,培養學生應用物聯網知識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15日上午,陳有志為大家做了題為《教育的發展、現狀、癥結及對策》主題報告。陳老師的報告從“正視課程的三個現象、厘清課程的兩個關系、推進課程中國化的四個策略”三個維度展開,陳老師指出的目標是“解決問題”,“要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課堂中可研究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
只有學的知識能解決新的問題,學生才愿意去學習。發展的出路要從課程化轉為學科課程化,同時融合綜合實踐課程為發展打開新局面。其后,來自東南大學的周建中教授為大家做了《教育觀察》報告。周教授在報告中指出,21世紀科技創新人才需具備專業的能力、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三個維度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由傳統學習轉為參與性學習、個性化學習。周教授同時為大家分析了我國實施現狀,鼓勵大家多研究、多參與,最終在課程實施中達到“融合藝術學科和四個領悟”的最高境界。
最后,曹桂林充分肯定了兩位專家的講座,同時也勉勵參會的代表要鉆研、苦練。他指出,的舞臺很大,要把握機遇提升自己。活動雖已落下帷幕,但老師們對課程探索的熱情并未停止,教育的實踐依然需要大家再研究、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