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城市化進程中,公共藝術頗為轟轟烈烈,其中戶外雕塑尤為搶眼。近年來,“城雕”鋪天蓋地,大小城鎮皆有,可謂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最佳時期。在一陣熱鬧之后,業內外均有反思,多地數據顯示,經典與偽劣之作各占10%,余下皆平庸之作。太多雷同的藝術樣式,以“短、平、快”的速度席卷風云,這種“快餐式”產物究竟為后人及環境帶來什么?是美化還是應景?或許什么都不是!
只是某些部門或某些人的“產品”,就像刷條“標語”一樣,呼喊著口號,去撈取政治資本,以“藝術”的名義,獲得額外利潤。急功近利心理導致推進程序有悖于行業規律,結局可想而知。有識之士意識到此,從多方面找尋癥結所在,公共藝術與地域文化結合成為當務之急。
在“地球村”中,不可否認,區域文化日漸消殆。以建筑為例,過去比較封閉,每個地方都有各自風情特點,大地顯得異彩紛呈。如今思想解放了,社會進步了,優秀的傳統文化都在失卻,文物拆了,綠樹沒了,馬路寬了,房子新了,歷史文脈卻在經歷慘痛的割裂。從南至北,從西到東,一個標準化模子大大小小翻版而已。
這是否引發思考,民族應該自信,歷史應該尊重,文化應該多元,鑒于此,在公共藝術中,理應根據區域特點進行創作。反映地域文化有著多方面內容,這是新時期下的一種文化戰略,拓展地域文化資源,能有效地增添公共藝術的內涵,避免“一窩蜂”式的雷同現象,彰顯出區域內典型鮮明之處。
公共藝術如何反映地域文化變得更為重要,不是生拉硬拽式地復制傳統,不是得益于狹隘的地方保護勢力。既是公共藝術,仍是藝術問題,以藝術規律和行業準則行事,藝術家長期、穩定、扎實地探索,彼此作品之間存有差異而不趨同,在相應區域找到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