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零八戶外一行七位驢友,暢游5A景區介休綿山風景區,門票110,景區車費50,我們游玩了四個景點,綿山介公嶺景點、綿山云峰寺景點、綿山天橋景點和綿山大羅宮景點,玩的不亦樂乎!山西介休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節發源地,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二千五百六十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筑群風格多樣,成為綿山風景區中最靚麗的風景線,無愧于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在綿山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筑群體中宗教建筑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筑有亭、臺、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筑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筑博物院,展現在游人眼前的是一個華夏現代仿古建筑群隆起在大道之行的巍巍綿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介公嶺便是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千百年來人們稱介公嶺為風水圣地。
這里四面環山,前溝后川,左泉右谷松柏蒼翠,山花爛漫。上看天堂仙境,平看白紗遮山,下看寺廟金碧輝煌。有時還可看到山腳下大雨滂沱,山腰間陽光普照,山頂上云霧繚繞三重天的奇特景象。在這八百二十級石階之上,魚、龜山巖之間,那窟巨形巖洞,便是介之推的享祀處介公祠。
祠內正殿主要供奉有介之推、介母及鄰人解張的金妝塑像。兩邊偏殿中繪制有反映介之推生平的精美壁畫,并陳列有歷代名人題詠介子的詩詞條幅。介之推被奉為道教之神,從西漢劉向所著《列仙傳》開始,兩千多年來世代供奉,香火不絕。在山西綿山之上,有一個有著一千七百多年的古寺廟,巖洞之下,建造著200多座大殿。云峰寺又叫做抱腹寺,是在山壁之上建造的寺廟。
云峰寺有三絕,三絕一個是佛骨舍利,一個是掛鈴,一個是鐵索。云峰寺在絕壁中向內凹陷的地方依山而建成,供奉空王佛漢人田志超,塑像為包骨真身。陡立的懸崖絕壁上懸掛許多吉祥許愿鈴鐺,據說現在要懸掛上去得花兩萬元。寺廟的上山之路是之字形棧道,是去正果寺的山道。沿著蜿蜒的崖壁,攀登著固定在峭壁上的鐵索棧道,走到最高處,俯視山腳下,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畏意,算是痛并快樂著吧!
天橋是一處長300余米,寬不足1米的世間奇特的云中棧道。上離山頂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溝底300余米,懸于半空。多云天氣漫步橋頭,人從橋上過,云在腳下涌,平步青云,飄飄欲仙。正殿主要有“三洞大教主”之一的神寶君塑像。兩側為“南北五祖”、“七真人”及眾仙殿。
橋下長洞內塑有老君歷世應化身,以及我國古代四位發明家的造像。真武殿、天蓬殿、三官殿、水母殿、二郎神殿塑像均為唐宋風格。漢高祖劉邦的謀臣張良,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精通天文、陰陽、歷算的唐代李淳風、明太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等都曾在這里打坐修行。
古印度須彌山飛來之石——須彌石,月圓之夜能折射出一鉤彎月的寶月泉更為古老神奇,令人神往。三清上,曰大羅。舉世聞名的道教大羅宮坐落于山西介休之綿山。論起源流,綿山大羅宮之名出自春秋時期著名隱士介子推。據傳介子推曾攜母隱居于綿山并在此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寶樹覆蓋八方羅天,曰大羅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羅仙境。
大羅宮復修于唐玄宗時,后因戰亂,只留殘跡?,F在的大羅宮是在原址上恢復修建的,為依山而建的十三層仿古建筑,高110余米,建筑群總面積為三萬余平方米,為全國廟觀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