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當回事兒,戰爭不存在絕對的個人英雄主義,當然也不存在什么最牛逼的攻不破的大樓。非要再說詳細點的話,我可以這樣回答:巴甫洛夫大樓的后方是伏爾加河,河邊是近衛13師羅季姆采夫將軍的師部,中間隔著42團的團部,這些東西300米距離都沒有,妥妥的指揮機關聚集地。
再過去是馬馬耶夫崗,這里是蘇軍的集團軍觀測所,崔可夫元帥待的地方,他在這里從坦克突擊到重炮耕田全能召喚,連-2攻擊機群都能給叫過來。大樓背后挨著就是伏爾加河,在馬馬耶夫崗的觀測下,又有河對岸的物資支援,與更遠一些的火車站和百貨大樓比起來,這里真心不算什么戰爭焦點。巴甫洛夫大樓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一處著名的據點,蘇聯紅軍中士雅科夫·巴甫洛夫和23名戰士一起,在此處守衛了2晝夜,硬是頂住了德軍的狂攻。
是的,你沒看錯,網上不少地攤文學大肆炒作巴甫洛夫大樓,將之吹得神乎其神,啊,5個小兵卡點,德軍坦克半年都攻不下云云,好流弊!其實呢,很大程度上,巴甫洛夫大樓只是蘇聯的“革命遺跡”,是炸得精光的伏爾加格勒搞旅游宣傳的東西。注:其實上面都已經說清楚問題了,出于個人愛好,我下面多說點細節因素,不低于800字,可以選擇性觀看。上圖.其實這是當年的面粉廠,常被誤作為巴甫洛夫大樓的圖片,旁邊是伏爾加格勒保衛戰全景博物館巴甫洛夫一行最開始的戰斗就只有兩晝夜,他在9月16時,帶了幾個戰士,奉命對大樓所在區域進行偵查。
當時近衛13師奉命增援崔可夫的62集團軍,后者是主要的城防力量,但他們在14日即被德軍打得節節敗退,很快就退到了河邊,還丟掉了重要的“馬馬耶夫崗”,即“媽媽山”。上圖.開頭所說的地方基本就在紅圈那一帶,巴甫洛夫大樓在靠西側一點的位置斯大林格勒并不是個好守的地方,這座城市沿河而建,長達50公里,寬度卻僅有5公里,德軍13日發起攻城時,只需要10公里就能推到伏爾加河,所謂的“市中心”其實薄弱的與今天的郊區沒啥區別。
祖國母親雕塑的位置就是馬馬耶夫崗,當年蘇軍指揮員甚至能在這里看到空戰馬馬耶夫崗又是斯大林格勒的要地,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工業區,這里視野不錯,可以觀測斯大林格勒的絕大部分,走兩步就是市中心,伏爾加河就在眼前流淌。
如果德軍占領了這里,便能完全的控制城市的一大塊范圍,然后對河岸的蘇軍進行壓制,連伏爾加河的運輸也會被封鎖,那么斯大林格勒也就完了。反過來,蘇軍占領了這里,德軍便好似活動在蘇軍眼皮底下,哪怕占據市中心,也會不斷遭遇炮火壓制,對岸的運輸也會更加安全。近衛13師奉命增援后,于9月16日渡河入城并發動了突襲,硬是搶回了馬馬耶夫高地,隨即雙方開始拉鋸。馬馬耶夫崗的拉鋸戰一直打到1943年,而巴甫洛夫大樓就在這一片被爭奪的區域內。
他帶了4個列兵,亞歷山德洛夫、格盧申科、切爾諾戈洛夫。巴甫洛夫是1938年的老兵,已經服役8年,在斯大林格勒之前就已經做過偵察士官。雅科夫·巴甫洛夫與斯大林格勒的居民亞歷山德拉·切爾卡索娃1942年,巴甫洛夫被劃到第亞歷山大·羅季姆采夫將軍的近衛13師第42近衛團3營7連。他被調往斯大林格勒的時候,這里還是座欣欣向榮的工業城市,巴甫洛夫回憶與戰友漫步于斯大林格勒街頭,街道是美麗的,伏爾加河邊是成片的工廠。
他當時沒想到,這里會成為廢墟與殘骸,成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最血腥的屠宰場。近衛十三師在9月16日發動逆襲,戰前巴甫洛夫被派去執行偵查任務,連長瑙莫瓦要求他們偵查一棟市中心的4層樓,如果有德軍,打死,如果有市民,救回來。
這棟樓房具有很好的戰略意義,它的存在,可以提供非常不錯的視野,并且盯住一大片區域,阻止德軍通往伏爾加河的口岸。但巴甫洛夫主要的任務其實是“尖兵”,說直白點,他們是搞武裝偵查去的,為大軍隨后的突襲制造條件。巴甫洛夫和幾個士兵在天黑時出擊,悄悄的避開危險的街道,鉆進了樓里,繼而爆發了一場用槍、刀、手榴彈展開的短暫搏斗。后來巴甫洛夫稱這座樓為“家”,他在回憶中寫道:“家里只有幾個法西斯分子,3人被偵察兵們消滅,另外3個受傷的逃走了。”按照瑙莫瓦連長的命令,巴甫洛夫的任務只是偵查,但這個老兵敏銳的覺察到了大樓的價值,而且,地下室里還關著幾十個老百姓,他擔心戰斗過后再后撤,會被有組織的德軍追擊。
當時的情況就如同電影《斯大林格勒》里展現的那樣,蘇軍夜襲上岸,遭遇重大傷亡后反攻下了部分陣地,然后開始往前嘗試突擊。既然這里夠堅固還易守難攻,自己人又在身后不遠,那么何不干脆死守?否則偵查完了再爭奪這里,豈不是要死更多人?于是,巴甫洛夫一行當即決定設伏,沒多久德國人果然又跑了回來,讓幾個紅軍有組織的伏擊殺得抱頭鼠竄。7連長瑙莫瓦探知到了這邊的戰斗,他判斷偵察兵們在據樓死守,陣地還在自己人手上,于是當機立斷,讓讓伊萬·阿法納西耶夫中尉拉著他的機槍排全壓上去增援。
然后他覺得人手不夠,又讓索布加伊達上士帶著6個人,扛著3挺沖鋒槍和3挺反坦克槍也上去了。上圖.如今的巴甫洛夫大樓僅剩下殘墻,德軍最后還是把它炸了,但蘇軍依靠的其實是地下室網絡工事,這在二戰中屢試不爽此時一夜都沒過完,大樓已經在蘇聯軍民的努力下,變成了地下有機關槍掩體,窗子里有反器材狙擊手,閣樓有迫擊炮的碉堡。
打了幾仗以后,連長瑙莫瓦愈發覺得這個地方妙不可言,它極大的減緩了蘇軍的壓力,所以又增加了切爾努申科少尉的迫擊炮小組,攜帶了2門50迫擊炮和4個人進樓。就這樣,巴甫洛夫大樓的防衛人數提升到了26人,他們還帶去了不少地雷,在大樓附近埋設了大量爆炸物。德軍當時并沒有完全意識到大樓的重要性,馬馬耶夫崗又不是此處一地在戰斗,許多德軍部隊還在其它部位與蘇軍拉鋸,德軍的任務是拿下整個馬馬耶夫崗,將蘇軍推下河,而非與一棟火力強大的據點死懟。特別是馬馬耶夫崗的山頂,那才是真正的制高點,巴甫洛夫大樓僅僅是靠近市中心的一棟礙事的小樓罷了。
德軍當時主要精力是與蘇軍爭奪崗頭,兩邊大鋸拉得有來有往,崗頭幾經易主,最后兩邊都打油了,各占一半。蘇軍的集團軍觀察所就設立在馬馬耶夫崗上,指揮所則在察里察河谷,可以說或巴甫洛夫大樓附近的戰斗極大的減小了蘇軍的壓力,反過來蘇軍指揮部又以觀測優勢幫助了前沿的支撐。7連長把整個連都壓在大樓周邊做后衛,依托此地抵抗德國人,生怕大樓守不住,他們還修筑了地面的交通壕,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出支援。
7連這個卡點,不僅減緩了自己的壓力,還影響到了其旁邊的1營,這個營當時剛剛收復火車站,打得很辛苦,能有個要點支撐,那就必須死死守住。團部很快也發現了這個要點,第42近衛團當即給7連提供更好的火力和物資傾斜,確保守住大樓。師部也發現了,自崔可夫下令近衛13師渡河增援62集團軍反擊德軍后,部隊時刻都需要頂著德軍的強勢反撲,而這個小突出部居然能硬頂下去,那必須得支持!
再不支持伏爾加河陣線可就完了,幾十萬蘇軍防線岌岌可危。按照當時的軍令,人在陣地在,不準退后一步,轉移陣地需要集團軍司令部批準。既然巴甫洛夫大樓區域形成了一個區域小制高點,還得到了上面的支持,團指揮部便將這里當做重要的觀測點,設立在面粉廠的團指揮部直接指揮著巴甫洛夫大樓,以維系中心廣場的堅守。
最后,基本是整個3營在死頂巴甫洛夫大樓,他們在轟炸時躲入地下室,德軍攻上來又立即進入戰斗位置,這讓德軍無可奈何,他們雖然很想奪下這個地方,但派人少了打不下,去的人多了,又怕蘇軍拿炮炸。把這樓炸了倒也不是不可以,但蘇軍壓根不是僅僅依托樓宇,他們的作戰早就貫穿到地下去了,屢次吃虧的德軍根本站不住腳,如果馬馬耶夫崗拿不下,那么攻克這棟樓的意義并不大。
到了晚上,紅軍戰士們就需要抹黑潛入伏爾加河邊,偷偷的取水。他們需要背著熱水瓶爬行到面粉廠附近,然后下到伏爾加河灌好水再爬回來,許多人死于此事。但是大樓仍然與總部保持著聯系,他們向指揮部通報了所有的事情,后來這種通訊還能為他們叫來炮火,因為巴甫洛夫大樓已經成為蘇軍的炮兵觀察哨了。面粉廠其實是個地標,前面的廣場兒童雕塑曾多次出現在戰爭片和游戲中在人員和物資不斷穿梭的情況下,大樓逐漸以挖掘的方式修筑了一條交通壕,可以直接從面粉廠通到此處,與周圍的火力點更是構成的聯系,大樓完全被要塞化了。
7連長瑙莫瓦是巴甫洛夫大樓的現場指揮官,他每天都會來往于大樓和面粉廠,或者待在大樓里直接指揮戰斗。但后來的電影卻把巴甫洛夫中士作為指揮官,將其他人給春秋了,比《八佰》還歪。除了巴甫洛夫大樓,附近還有幾棟互成犄角的樓房攻勢,它們有的被飛機炸平了,有的被德軍拿下了,有的陷入了雙方輪番的拉鋸式搶奪。
這些據點對巴甫洛夫大樓的存在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是整個3營的戰斗,是無數戰士用鮮血換來的陣地,否則真以為一棟孤樓能擋住德國人?巴甫洛夫等先期進入的戰士18個人,在大樓里堅守了56天,德軍在市中心的攻勢越打越疲軟,巴甫洛夫大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3營后來在大樓里設置了組織部,為7連官兵提供政治生活,還設立了棋牌室等娛樂活動,特別是那個被挖穿的地下室,過得愜意無比。旁邊的1營也在死守火車站的幾棟樓房,日子卻比3營慘很多,僅激戰到21日,1營的300多名戰士,最后僅有1個連長和6個戰士突圍生還,他們已經打到沒有彈藥,沒有食水的地步了,此時馬馬耶夫崗的戰斗剛剛在20日告一段落。
那是實打實的“指揮員生命以小時記,補充戰士24小時就換了一輪”,幾十輛坦克拖上去沒兩天,全成了廢渣;人還沒吃的,真正的肉磨子。其實吧,誰也說不清為啥巴甫洛夫大樓成了典型,成了“攻不破的堡壘”,這大概就是吒兒的命吧,它并沒有成為德軍的攻擊重心,雖然同樣有殘酷的戰斗,卻遠不及周圍的幾塊戰場。
而且,巴甫洛夫大樓周圍的工事也太給力了,幫它擋了不少槍,德軍不拿下3營的其它陣地,很難打掉大樓。而要大舉進攻3營,又要拿下1營,實際上德軍成功了,他們甚至擊潰了13近衛師,德軍的第71步兵師還準備與76、295步兵師等圍殲其殘部。但蘇軍相當強硬,13近衛師與284西伯利亞師在9月23日發動逆襲,將已經堪堪勝利的71步兵師給揍了回去。
最后13近衛師止步于火車站,這里成為拉鋸的地方,而崔可夫的意思也很明確——牢牢釘住現有陣地,讓其它的蘇軍部隊去解決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巴甫洛夫大樓才在攻勢中獲得了加強和喘息。說白了,巴甫洛夫大樓戰后的宣傳味道很濃,一棟樓成為典型的背后,是無數戰士的拼搏與流血,它本身沒重要到讓德軍放棄整個大局,非要滅其一點的地步。所以,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