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文化建設,是衡量學校整體水平和辦學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提升學校品味、塑造學校形象、尋求特色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校園是文化的聚集地,處處體現著文化的氣息。我們試著回憶一下,當年我們的母校有哪些讓你記憶深刻的東西,我想應該會有一大部分同學會想起矗立于學校某個角落里的某一座校園雕塑。那座記憶深刻的校園雕塑伴隨著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日子,它更是向各個莘莘學子傳遞著一種精神,一種文化,那種向上的心態,拼搏的精神。
雖然我沒有準確地去調查過,但我敢肯定至少90%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園雕塑,這不單單是一座雕塑,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文化的傳播。每一座校園雕塑均蘊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對學生的精神產生道德指導作用,激發學生對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在情緒上的認同,產生共鳴,同時對道德理想、道德建構產生向往之情。
在這樣的環境中,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所以說校園雕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作為雕塑的設計者更要從精神上認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為學校,為社會,為整個人類帶來更健康,更向上的校園雕塑。一、美化自然環境,奠定育人基礎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這是校園文化雕塑的基礎。學校加大校園環境美化力度,力求綠中求美,美中求樂。
師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天天欣賞美、感受美,慢慢發展到珍惜美、發現美、創造美。美好的事物總會讓人心情愉悅,而愉悅的心情是師生努力工作和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致力于創造優美校園環境是該校全體師生堅持不懈的目標。該校四周的圍墻、學校前門的電動大門、保安室、各個功能室、新建教學樓、高標準辦公室、不銹鋼旗臺、宿舍改建裝修、校園廣播系統、電子顯示屏和網絡電腦等進行了精心化建設;
在綠化美化上,教學樓前的花壇里,高大的紅千層與低矮玫瑰花的相間,再配以各種不同季節開放的不同顏色的草本花卉;教學樓前后栽有高大的香樟樹,校園內既有四季常青樹,又有落葉樹,俯仰生姿,高低不同。校園整潔優美,墻壁會說話,花草樹木蘊含生命的靈動,融教育性和藝術性為一體,體現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使學校的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著眼人文環境,培養人文素養“處處是育人之地”是校園文化雕塑的宗旨。該校每周進行文明班級量化評比,從紀律、衛生等多方面進行評比,一周一評,一月一匯總,文明班懸掛流動紅旗,激起了學生比、學、趕、幫的熱潮。另外該校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義掃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星級評比”活動、自主式紅領巾廣播站、研學旅行、經典誦讀等等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安全教育、學習習慣、核心素養等方面的培養,已成為學校推動校園文化雕塑的一項重要舉措。
同時,以“古”文化開展的系列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新芽杯”書法、繪畫、計算能力、演講、朗誦等比賽,對學生身心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該校樓梯間設有溫馨提示語,重視行為養成教育,為了達到育人的目的,在學生上下樓梯的必經之處以及樓梯的拐彎處,都張貼了帶有卡通圖案的溫馨提示語,目的是讓學生在養成教育。樓梯臺階上標有“文明禮儀,從自己做起”、“上下樓梯靠右行”、“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等標志。
此外,根據“傳承民族文化,弘揚國粹藝術;整合中外精華,營造書香校園。”這一設計理念,樓梯間墻上掛有師生的書法、繪畫、文學作品等才藝展示,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品格得到提升,增強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