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澳門的人,大多都會到當地有名的“大三巴”牌坊去參觀游覽。沒去過澳門的人,如果觀看有關澳門風光的紀錄片,“大三巴”牌坊也始終是片中的標志點綴。因此有人說,想起“大三巴”就會想到澳門,“大三巴”牌坊無疑是澳門的地標和象征。實地參觀了才會恍然,原來,這著名的“大三巴”并非專門的牌坊建筑,實際是一座教堂的殘留的前壁,而教堂早已在一場火災中灰飛煙滅。
看到“大三巴”,還會令人聯想到北京圓明園遺址的“大水法”,有點異曲同工。殘留下來的前壁因為形似內地的牌坊,就被真的當做“牌坊”修繕保留下來。殘壁雖“殘缺”,卻是數百年前那段歷史的實物見證,不僅從中可從解讀許多歷史故事,更能窺見當年那座著名教堂的建筑風采。中國人所以稱之為“大三巴”,是源于其教堂“圣保祿”的譯音,冠以“大”字,則是因為還有另一座較小的“三巴仔”教堂。
當然,也有人說,其名字叫法源于粵語,因為“三巴”的廣東話讀音聽上去很像“圣保祿”。一座教堂殘壁,因為具有文物價值和藝術含量,所以在數百年間一直受到保護。2005年,它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21棟建筑物文物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據說,它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300年前估價就已經高達三萬兩白銀。400多年前,葡萄牙人打著“租用”的幌子侵入澳門,并把天主教也帶到了這里。
曾經的“大三巴”教堂,是一座希臘巴洛克式建筑,宏偉壯麗。由意大利籍的耶穌會神父設計,日本天主教徒工匠及中國工匠協助施工,于1602年奠基,1637年竣工。當時在遠東地區,它是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當時,這座教堂附設修道院,課程有神學理學及其他學科,規模堪比當時的歐洲大學,許多外國傳教士紛紛來此研修。意大利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曾在這里改繪世界地圖為《萬國圖》,加上中文標識,贈送給明朝地方官府。
葡萄牙醫生戈梅斯也從澳門將“種牛痘”防疫技術引入中國內地,醫治當時的不治之癥“天花”。很不幸運的是,“大三巴”圣保祿教堂落成后,遭受過三次火災,曾經重建兩次。但1835年1月26日發生的一場大火,基本毀滅了圣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再未重建。
據有關史料記載,最后這場火災發生的原因屬于人為。當時教堂里住著一些葡萄牙官兵,他們在修道院廚房內堆放了大量用來生火燒飯的柴草,由于管理不善,在一天傍晚引發火災。當時,正值隆冬物燥,外面猛烈刮著的海風,助力火勢迅速蔓延。大火一-直燒了兩個多小時,整個教堂被燒得只剩下一面前壁。這場火災后,由于殘留的這面25米多高、用石頭砌成的前壁形狀看上去很像中國傳統的牌坊,人們在加以整修后就把它保存了下來,使之浴火重生,成了遠近聞名的“大三巴”牌坊。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歷經300多年風雨侵蝕,“大三巴牌坊”屹立如盤,至今仍氣勢雄偉地展示在澳門的小山崗上。從殘留至今的“大三巴”牌坊精致的浮雕上,可以清晰看到,當初這座圣保祿教堂巧妙糅合了西方與東方的建筑風格,是東西方建筑藝術的結合體。沿著68級臺階拾級而上,呈現眼前的“大三巴”牌坊,是一個三角金字塔形。無論是牌坊頂端高聳的十字架,還是銅鴿下面的圣嬰雕像和由天使、鮮花環繞的圣母塑像,宗教氣氛都十分濃郁。牌坊上各種雕像鮮活生動,每一個都含有故事,有人甚至稱它是“立體的圣經”。
尤其特殊的是,牌坊上還有刻有中國漢字,這在西方人數百年前的教堂建筑中是罕見的。走近“大三巴”牌坊,人們會感慨時光流逝,更會想到中國近代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遭遇。2019年12月,為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七子之歌》合唱團的六位成員,再次回到大三巴牌坊唱響《七子之歌》,一時傳為美談。“大三巴”牌坊的一側,是澳門大炮臺又名圣保祿炮臺遺址,至今仍陳列著幾十尊大小不同口徑的老式鑄鐵大炮。
澳門大炮臺建于1617年,原來主要用于防御海盜,后來才改為軍事設施。162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炮臺山上的大炮開始轟響,最終擊退了荷蘭人。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