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五十年代的首都地標,北京展覽館極具特色,中央高聳的主塔,兩側舒展的回廊,是典型的俄羅斯建筑風格。塔頂上的紅星,回廊上的黨徽,還有精美的雕像,成為時代感極強的裝飾。建設歷程1952年,李富春同志訪問蘇聯,在談判中,蘇方提出在中國展示蘇聯的建設成就。為此,中央決定在北京、上海建設蘇聯展覽館,以學習、借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工程由蘇聯派建筑專家幫助設計和施工。
于是,我國成立了由彭真任組長的三人領導小組。1953年春,經中蘇雙方一致同意,將館址確定在西郊西直門外。中央財政部投資2400萬元建設該建筑。1953年10月15日正式開工,當年有一萬多名建筑工人和六千多名解放軍戰士日夜奮戰,經過一年的努力,于1954年9月竣工。當時,展覽館占地面積約13.2萬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占地面積8.8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4萬平方米。
主體建以中央大廳為中心,并附設影劇場、餐廳、電影館,還鋪設了專用鐵路支線。中央大廳正面大門上部鑲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蘇聯展覽館"五個鎦金大字。1954年10月2日在新落成的蘇聯展覽館,舉辦了"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1958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蘇聯展覽館更名為北京展覽館。
建筑特點蘇聯建筑氣勢恢弘,如同俄羅斯民族。18世紀初,彼得大帝向西方打開大門,將哥特式教堂的高塔,與傳統民間的木構尖塔結合,演變為俄羅斯式尖塔。所以,北京展覽館整體造型就像一座東正教的教堂。俄羅斯式的尖塔,洋溢著英雄主義。十月革命后的莫斯科,拆下克里姆林宮尖塔上的十字架,換成光芒四射的紅星,蘇聯成為全世界無產者心中的希望。細節一:在展覽館的正門前立有四個羅馬柱,柱子上雕有兩男、兩女四個蘇聯人的形象。
分別代表著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學生。農民形象學生形象知識分子形象工人形象細節二:主樓的東西兩側各有18根立柱,每個立柱中間都有一個大圓環,當年這是干什么用的呢?據查,在當年這些大圓環是懸掛蘇聯18個加盟共和國的國徽用的。五十年代,蘇聯的英雄主義感染了中國,人們相信“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以忘我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廣為流傳。作為榜樣的保爾·柯察金,感動了無數中國青年,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然而,中蘇之間的密月,只維持了很短時間。國家關系的利益之爭,政黨關系的真偽之辯,兩者混淆糾纏,斗得難解難分。
當激情的潮水退去,沖天氣勢被制度缺陷抵消,人民又重新作出選擇,“老大哥”在冷戰對抗中解體。而昔日的“小弟弟”,以中國式智慧度過險灘,又重新揚帆前行。如今的中俄之間,有上海合作組織的聯手,終于回歸正常的國家關系。《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為那個時代的記憶,又再度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