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是一座有著豐富的歷史的城市,當然,這個歷史不僅僅是出了屈原昭君等幾個名人那么簡單。在遠古時代,宜昌清江流域就有古人類“長陽人”的活動。在三國時代,發生于宜昌境內的長坂坡之戰、夷陵之戰、西陵之戰等都是千古傳誦的經典戰役,其中夷陵之戰和西陵之戰的分別在不同時期改寫了天下大勢的發展節奏。鴉片戰爭以后,宜昌更是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開埠通商、棗宜會戰、宜昌反攻戰和石牌保衛戰,再到現代的三線建設、葛洲壩、三峽工程。
然而在許多人映像中,宜昌似乎是僅僅是一座發跡于葛洲壩和三峽工程的新秀城市。其表現在于,當人們在介紹宜昌時,往往都會提到三峽大壩、葛洲壩。就連宜昌生活多年的新生代本地人和新宜昌人,可能都不是特別清楚除三峽和葛洲壩之外的宜昌歷史。在筆者看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主觀上,宜昌人更愛談現在,不愛談歷史;
客觀上,宜昌城中保留下來的歷史印跡較少。而這兩方面又是相互影響的,不愛歷史導致歷史印跡消散,歷史印跡的缺失又反過來導致市民感受不到歷史,更談不上了解宜昌歷史。到目前為止,宜昌城中可見的歷史文化街區恐怕也只有二馬路一帶了,其他的不是名存實亡就是拆舊建新。當前,建設世界旅游名城是宜昌的六大發展目標之一。
要建設世界旅游名城,就必須要重視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符號。對一個有歷史的城市而言,歷史無疑是一個最基本的城市文化符號。因此,宜昌有必要精心打造這僅存的歷史文化街區,讓她成為承載宜昌老城記憶的新主題街區。近日,小編讀到一篇關于將二馬路一帶改造成為宜昌歷史主題文化商業街區的項目構想文案,感到十分具有可行性和借鑒意義。該文較長,總共分為六大章節,分別是:宜昌城區文化旅游討論了許多年,許多年都卡在宜昌留不住客這個問題上。“宜昌老城文化旅游項目構想—屈原廣場”,這一構想實際上是上次文章《宜昌:浪漫之都規劃——毛毛蟲》一文的細化,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議。
宜人之城,詩祖為魂,宜昌作為詩歌之城,為什么能夠取得這一榮譽稱號,顯然是因為屈原,中國第五屆詩歌節于2017年在宜昌舉行,這一盛事彰顯了宜昌在文化界的地位,怎么樣保持優勢,發揚光大,將詩歌節以固定的形式和方式呈現出來,讓詩歌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建設屈原廣場便是一個很好的表達途徑。
屈原作為世界文化名人,作為宜昌的核心人物,具有代表宜昌城市靈魂的意義,將屈原廣場打造好,將詩歌文化融入山水,融入城市,融入生活,這便是屈原廣場引領城市文化旅游的功能,并使之成為凝聚吸引文化旅游人群的核心產品。將環城南路片區,解放路片區,二馬路片區三個片區融為一體,加上濱江公園沿江外灘,形成整體的屈原廣場項目,統一打造文化旅游功能,形成一個長2千米,寬500米,總面積一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綜合體,其間完善吃、喝、玩、樂、購、住的商業功能,可以讓旅客停留大半天的時間,完成在宜昌城區的打卡。
磨基山現已規劃為屈原文化主題公園,一江兩岸,南面做文化,北面做商業,相互呼應,讓游客在磨基山游玩,到老城區來消費,這樣游客可以完成一整天的旅游項目,真正做到宜昌老城一日游。屈原廣場項目的核心便是老宜昌概念,保留老宜昌城獨特風貌和老宜昌的記憶。項目整體以屈原雕塑為核心,各個區塊圍繞著屈原,形成以屈原為核心的整體建筑構式。整體的建筑風格,即體現保留宜昌老城明清風貌,保留開埠民國風情。讓人們一到這里就像來到了百年前的宜昌城。
設計的核心應該是街道商鋪而不是單獨的樓,如果是單獨的樓,中間要用綠植布置,形成好逛的街區。以大十字作為大南門平面的道路主題。這一設計的優點是簡單明快,好逛街。當然了,這一地塊本身不大,不太適合主街道太多。
解放路片區已經形成多年,其缺點是房子像迷宮一樣又小又碎,對城市文化沒有體現,鐘樓的布置堵住了片區內的通道,臨環城南路的一面缺乏商業氣息。自立路在解放路區域,將自立路建成一路明清風格的小亭子,用于做小吃一條街,彌補解放路片區的不足。有些民國時期的建筑至今仍然完好,如,咖啡書吧極隱1883,關媽酒樓,咿呀口腔等。已經大變的則進行改造,三十年代的通惠路和二馬路有許多照片,按照片上式樣進行修復。可以像溫州午馬街一樣給二馬路紅星路穿上民國的外衣,兩條路的龐大規模一下子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民國風情。
保留老巷里的民國建筑,保留老巷弄的框架,保留其韻味。新建部分與民國青磚建筑風格一致。作為吸引外來旅游人員的核心,一座標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是必須的選擇,以屈原雕塑為核心,配套建設屈原廣場,溝通車流與人流,形成一個人流的導流和分配地。大南門,解放路,二馬路,這三個不同風格的地塊相對都比較小,而且風格迥異,要把它們融合到一起,就需要進行統一的文化提煉。
屈原雕塑,屹立在這三個地塊的中間,地塊的中心正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讓三個方向的人流形成聚集,也成為宜昌人的聚集之地,濱江公園擁有如織的人流,怎么樣讓這三個地塊與濱江公園的人流形成融合,屈原雕塑正好承擔起這一功能。
一座高30米的雕像,會成為人們愿意照相的背景,而來到宜昌與詩祖留個影,成為人們打卡的必需。自立路地塊相對狹窄,可以考慮讓該地塊與沿江大道和濱江公園連為一體,形成一個寬闊的廣場和外灘,在外灘上同樣可以植樹,美化環境,同時建成屈原碼頭,纖夫,大撤退等碼頭文化雕塑群等等,與長江對岸的美景相呼應,建成宜昌的最美外灘。
已經拆掉老城的地方,現在幾乎都變成了現代建筑,對這些地方原來是做什么的,一般人也不會去想,不會去問,所以在這些地方建一些雕塑,如城市微雕,景觀,人物等等,表現出宜昌老城的歷史風貌,提醒后來人注意,這很有必要。再者,在千篇一律的城市街道上,有這么一群雕塑,也顯得比較有文化,與眾不同,這對提高整個城市的品位也起到作用。獻福路和民主路相對較為寬敞,在街上樹立幾組雕塑群,一直延續到大南門地塊,與老城風情街相連,這也便形成了老城文化的連續性。整個商業布局圍繞著吃、喝、玩、樂、購、住來完善,考慮讓游客停留,商業功能的完善是必須的。
商業布局,以吃喝為核心,游玩為主體,購寓于其中,住則是讓游客在市內住下來。目前,餐飲和住宿的配套基本都能在解放路片區和周邊體現出來,但不太符合游客的感覺。一是從環城南路江邊入口進入的人流,流向自立路小吃街和大南門主購物區。二是從屈原廣場進入的人流,直接在小吃一條街上兩邊分開走,一個方向去往大南門,另一個方向去往二馬路,在建筑上要完善小吃一條街的店鋪布置,將魁星樓復建,設置于自立路的空地上,這個地方處于自立路的正中心,風格采用與大南門一致的風格。
因為這個區域是老城與洋街的連接地,以前聚集的是宜昌本土的商人,商業與工業,奎星樓就是當時最熱鬧的地方,如果按原來的風格復建奎星樓,將更加符合宜昌文化的歷史。這個街區的主要功能就是完成購物,目前在解放路片區已經有珠寶,服裝,鞋帽三個大的門類,沿解放路延伸至大南門的東區,可以考慮年輕時尚服飾類商品,而大南門西區,因為是游人首先看到的區域,應是食品,土特產及商超模式。
如茂大雪茄煙,茂大是中國第1家民族煙草企業,可引進煙草企業設立子品牌,為宜昌專供。再如榨油,傳統手工壓榨芝麻油,現在仍是有市場的,可以采用朱大順榨坊150年的招牌。三是森茂肥皂,宜昌市第1家肥皂廠,各類時尚肥皂,也是游人的一種選擇。四是化妝品,張劍秋在1925年創辦志成牌香水和雪花膏,可以考慮讓宜昌企業設立子品牌,在這里銷售。宜昌城市空心化嚴重,重新引進手工業,融商業與工業于一體,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大南門本身便是宜昌市第1代老工業區,把這些品牌請回來,延續宜昌的工業史,是一個比較好的話題。
同時,許多百年的企業如亨得利鐘表,藥材行,這些已經成熟的企業可以讓他們回來。目前已經很成熟,如果引進百年品牌,如豆花村,陶珠酒樓,松鶴村等能講故事的餐飲就更好了。在建筑上還原二馬路的風貌,采用舊式霓虹燈,豎式外伸招牌,讓人一眼就像回到了民國時代一樣,有那種濃濃的懷舊情味。原汁原味地保留原住民建筑,相當于保留從30年代到50,60,70,80年代等各個年代的建筑,像一個小小的建筑博物館一樣,保留城市發展變遷史。
將紅星路穿衣戴帽,與二馬路的風格保持一致,建成土特產工藝品街區。如古玩、字畫、盆景、根雕、珠寶、石藝,加上旅游紀念品如船模、陶器等。女兒城最初建造的時候,緊挨著城區,經過1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成為主城區的一部分,交通方便。從恩施的最中心舞陽壩到女兒城,僅僅4公里,步行時間僅需一小時,車程僅僅只需十多分鐘。所以,女兒城首先的目標客戶便是恩施城區的人,這是支撐女兒城活下來的基礎。
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一直有女兒會的傳統,這一文化特色鮮明,但實際上女兒會只是一個名氣,用女兒會的名義大辦吃喝玩樂購,正好成就了女兒城的文化與人氣。在女兒城建成的前三年,為吸引人氣,女兒城堅持每天下午演出節目,為了看節目,許多游客一直守到下午直至晚上,這也就形成了人氣的停留。
女兒城沒開之前,恩施人請客喝摔碗酒都去黃泥壩的巴蔓子。當女兒城引進摔碗酒之后,恩施人請客便去女兒城,所以,以當地特色吸引當地人和外地人拉攏人氣,這是運營的手法之一。至于小吃,因為有人氣,所以有銷售,一鍋現做的桃片糕,一天能賣六七千塊錢的銷售,一年能掙100多萬,主打的不過是現炒現賣和手工制作。桃片膏并不是恩施獨有的,卻讓恩施做成了特產。
郭輝本來就是開超市的,女兒城幾乎做成了一個大的文化超市,將超市的品類細化到了各個層面。職業人做職業事,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女兒城,女兒城就是平面型的,文化型的,集吃喝玩樂購住宿為一體的大超市,這是他成功的核心。所以屈原廣場必須有一個專門的商業團隊來運作,而且是統一運作,不能各自為政,現在宜昌城區唯一有可能吸引外地人留下的項目便是老城項目,這是唯一具有宜昌特色與眾不同的地方。除了獨特的老城文化外,運營的核心就在于主打屈原文化,從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的火爆程度來看,打造宜昌的詩詞大會,不是沒有可能。
以屈原的詩歌為核心,做5~10個左右的詩歌劇目,將詩歌劇目通俗化,娛樂化,吸引大眾眼球,把詩歌之城的詩歌做到位,做到旅游的每一個環節,這也許就成了屈原廣場的最大特色。在屈原廣場舉辦詩歌劇,每天堅持,成為吸引眼球的亮點,讓宜昌市民帶孩子來屈原廣場學習,讓外地游人感受屈原文化,再通過央視及大眾媒介的宣傳,自然便凝聚了喜歡文化的這一批人,隨后也會影響到更多的人。南塘老街僅僅只有兩三棟老建筑和一些拆下的磚頭門柱和房梁,卻悠悠暢暢的打造出了1~2公里長的老街。因為在市中心,因為設計優雅細致,使我這個外鄉人心甘情愿的駐足,而其間的商業更是吸引眼球,總要逛一逛,玩一玩,坐一坐,不知不覺便在其中呆了滿滿的一個下午,驚嘆于園林雅舍的細致入微,慨嘆人文城市的豐厚底蘊。
寧波老外灘更是一片濃濃的老上海的意味,雖裝新的痕跡頗重,但一大片的酒吧、公司、藝術館,卻也正展現著新一代寧波的優雅與安適。溫州人有點像暴發戶,你說他有多少文化底蘊真談不上,但他們的超級實用的智慧是真值得學習。到溫州,我們直奔五馬街,一眼就被那種濃濃的民國風震撼到了,不過,再仔細看時發現,他們就是給五馬街上的房子,穿上了三四層高的民國風的外衣。
不過人家這種做法很實用,老城保留了,文化掛上了,小街小弄煙火氣十足,關鍵是人氣也保住了,看街上那些年輕的人群,就知道他在商業上是成功的。宜昌發展慢,宜昌的老街老巷還沒有完全被覆蓋,甚至我們的二馬路紅星路區域所遺留的清末民國時期的老建筑,比寧波和溫州的要多的多,我們現在開始規劃開始保護還來得及,還能夠做得很有模樣。而且宜昌最大的優勢是,老城和開埠區就在一起,老城文化,開埠文化和屈原文化可以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讓客人游玩的時間可以拉長,完成一天的大卡。這個區域的打造要重在提高城市的美麗度,優雅度,營造出宜昌的特點——淳樸,美麗,安寧,包容。
如果以上目標能夠實現,這一區域成為外地人來宜昌打卡的浪漫之都是可以留住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