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是中國古書中常見的一種神獸,能辨曲直,漢楊孚《異物志》對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性別曲直。見人斗,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币馑际钦f,獬豸能區分好人壞人,看到兩人打架,它會用角抵觸理虧者。聽到有人吵架,它會用口咬挑起是非的一方。
相傳,先秦官員斷案折獄,曾用獬豸辨別其中曲直,其中聲明最盛者莫過于帝堯時期的刑官皋陶。傳說中皋陶曾飼有獬豸,凡遇疑難不決之事,悉著獬豸裁決,均準確無誤。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我們的祖先在創構“法”字上,其淵源頗具智慧和神話色彩。在古代,現在的“法”字被寫作“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從字的架構上看,“灋”字的左邊是三點水,代表著取法平如水之意。
它的右邊是“廌”下邊一個“去”,“廌”,即神獸獬豸,將“廌”編成“法”字的一部分,取的就是獬豸代表判斷曲直的法律的含義。由此,獬豸在漢字文化中又與“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后多方面文化的影響,獬豸在古代作為法律象征的地位就這樣被認定下來。后來,出于便于書寫和記憶的需要,“廌”字從“灋”中被隱去,簡化為“法”,然而它所象征的中國法律傳統文化并沒有隨之消失。獬豸在我國古代法制監督史上仍有著非凡的涵義。
作為中國傳統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歷朝的推崇。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文王曾獲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頭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國成為時尚。秦代執法御史帶著這種冠,漢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東漢時期,皋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中不可缺少的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尚一直延續下來。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一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
不僅在服裝,在皇家建筑方面,獬豸的形象也必不可少,如明孝陵和十三陵的鎮墓神獸,還有故宮太和殿、乾清宮內威嚴的獨角獸,都是獬豸的化身。直到今天,在我國一些法院門口布置的代表法律的護門神獸也是獬豸。獬豸文化的源遠流長可見一斑。獬豸在我國古代文化中影響十分深遠,許多故事和傳奇都有獬豸的身影出沒:曾在古潁州做過太守的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在《艾子雜說》中講了“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早在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次,齊宣王問艾子道:“聽說古時候有一種動物叫獬豸,你熟悉嗎?
”艾子答道:“堯做皇帝時,是有一種猛獸叫獬豸,飼養在宮廷里,它能分辨好壞,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后吃下肚子。”艾子停了停接著感慨他說:“如果今天朝廷里還有這種猛獸的話,我想它不用再尋找其它的食物了!”這就將獬豸的能辨是非,引申到了官場,以官員為審視監督的對象。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后吃下肚子,不用再尋找其它的食物,諷刺當時的官場奸臣和貪官太多了。
還有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中“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的戲詞就運用了獬豸的形象。還有四大名著《西游記》所描述的地府中的“諦聽”神獸,它在辨別真假美猴王時也是有用到同獬豸類似的異能。在民間,許多地方的文化都深受獬豸的影響。比如說客家人,在長期遷徙和生產生活中,客家人以古代獬豸崇拜為基礎,創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閩西“獬豸”文化,其核心內容即聰靈、剛強、公正、誠信。
“獬豸”文化主導著閩西客家人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思想方法、審美情趣、道德規范等各個方面,客家人亦是“獬豸”文化的忠實踐行者。在國家前途一片灰暗之時,以劉亞樓、楊成武、傅連暲、張南生、鄧子恢、張鼎丞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國將軍,為了民族和國家,秉承已經融入血液的“獬豸精神”,為中國的未來前仆后繼,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