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一舉越過長江天塹,勢如破竹,勝利進占南京的國民黨總統府,降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20多年后,陳逸飛、魏景山受中國革命博物館委托于1977年創作完成《占領總統府》,再現了南京解放這一歷史時刻,這幅油畫也成為了中國油畫史的經典之一。
時隔50多年,魏景山根據這一畫作再創作的雕塑作品《占領總統府》在5月8日于上海閔行區蔡兵美術館的“2021風采時代”上海藝術家油畫雕塑邀請展上展出。與之一同展出的還有夏葆元、陳丹青等20位上海老中青三代畫家的9件雕塑作品和38件油畫作品。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魏景山《占領總統府》銅制雕塑進入地處上海閔行區莘莊梅園的美術館展廳,在紅色展陳背景的映襯下,一件件從不同角度闡述建黨百年風雨歷程的美術作品依次陳列開來,魏景山根據畫作再創作的雕塑作品《占領總統府》陳列在展廳正中。
在油畫中,《占領總統府》以藝術的方式創作了解放南京時“天翻地覆”的歷史場面,整幅油畫采取俯視的視角,將視點集中在那名胸掛沖鋒槍的升旗戰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風飄揚的紅旗上。陳逸飛、魏景山,《占領總統府》,335×460,布面油畫,1977年據魏景山回憶,為了達到畫面的寫實,創作這幅畫作時,陳逸飛穿上軍裝、手持沖鋒槍,自己上陣充當模特。“在具體物色人物形象時,我們向電影制片廠借來了服裝、沖鋒槍、機關槍、銅盔等軍用裝備和武器,在創作時我們把沖鋒槍放到燈下,模擬沖鋒槍的材質在不同光線角度下的色彩變化。
遇到朋友來油雕院拜訪,我們也會根據人物塑造的需要請他們穿上軍裝充當模特,畫素描、畫油畫習作,并根據人物動態拍一些照片,然后再上畫布。”魏景山說。《占領總統府》模特照,左為陳逸飛《占領總統府》創作完成后收藏于中國革命博物館,且不外借。
當時創作的手稿、小稿也均有保留,在2015年上海油雕院50年大展上,《占領總統府》的手稿和原作縮小版復制品均有展出,但當年為創作做的泥塑則早已不在。此次展出的銅制雕塑小稿是魏景山根據當年完成的油畫作品的再創作,相比當時10厘米、為配合創作的小泥樣,這件小稿更像是一件作品,約有30厘米,且人物刻畫比原來細致,頭頂上空的紅旗盡管沒有像油畫那樣以寫生的創作手法表現出來,但是隨著升旗戰士的手勢,以及旁邊解放軍望向天空的目光,仍能感受到一股向上噴涌著的力量。
魏景山《占領總統府》銅制雕塑在銅制雕塑小稿《占領總統府》的旁邊,還展出了魏景山近年的一件大型主題性美術雕塑作品《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展覽開幕當天,快80歲的魏景山也來到了現場。在美術館休息室中,魏景山向記者談及了這些年的創作狀態,并介紹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的創作歷程。
“我現在年紀大了,那種大幅的油畫創作不多了,因為它需要精力。《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是2015年重走長征路,我記得從上海出發一直走到了貴州、四川、西藏等地,當時在安順場紀念館看到很多史料。了解到強渡大渡河的時候,紅軍的裝備條件很差,他們只有一條木船。
《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表現的就是紅軍先遣部隊橫渡大渡河的這個瞬間,借此表達他們堅韌不屈的精神面貌。”魏景山說,“這件作品在2016年的時候展出過,回來以后都壞掉了,塑造的人物都倒下了,有的地方甚至缺了,為了這次展覽,我又拿出來重新修整的。”魏景山《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展出現場魏景山《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與陳逸飛合作的《占領總統府》完成不久后,魏景山又用了差不多的寫實手法與上海油畫雕塑院畫師的任麗君一起合作了《同飲一碗浦江水》,畫作描繪的是解放軍進城以后,老百姓給他們端水的場景。
任麗君現場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回憶說:“當時魏景山延續了創作《占領總統府》時的激情,我說:‘我幫你拍照’,因為當時的拍照條件不好的,拍完之后他就邀請我一起畫。”據任麗君介紹,畫中的人物形象的原型有的是她們家的老阿姨,有的是單位的同志。
當時創作條件是比較艱辛的,現場可以清楚地看到,油畫布都是拼接而成的,布料都是當時質量不太好的棉布。隨著時間的推移,畫作上的顏料還有脫落的現象。魏景山、任麗君《同飲一碗浦江水》創作時的魏景山。澎湃新聞資料圖片對于中青年畫家的創作,魏景山認為,“現在新一代的畫家接受西方的藝術流派比較多,他們看的東西也多,進行交流溝通機會也蠻多,所以藝術觀念和創作方法都比我們那個時候豐富。不過我也建議年輕一代的畫家在創作中最好能脫離照片,盡量使用寫生的方法來進行創作。
”夏葆元《1937年國共南京國防會議》油畫創作小稿陳丹青《女模特》油畫據了解,因本次展覽而匯聚的老中青三代畫家,他們的年齡從40后到90后,橫跨近半個世紀。老一輩藝術家與共和國同齡,新生代畫家則誕生于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期,他們從不同的視角見證了共和國的成長,并在作品中飽含深情地表現出來。同時展出的還有夏葆元、陳丹青、陳逸鳴、周長江、賀壽昌、朱剛、張海平、徐偉德、蔡兵、葉青、潘東華、梁進青、王劍鋒、孫志奎、姚冬青、呂洪良、王蓉、陳玲、馮正安、張子祺等近20位上海老中青三代畫家的9件雕塑作品和38件油畫作品,展品內容涵蓋黨史新中國史、祖國大好河山與風土人情、新時代人民警察和抗疫英雄等多個方面的歷史及現實題材。
包括反映黨史風雨歷程的《1937年國共南京國防會議》、《陳獨秀先生》等作品;反映人文底蘊的《國學研究院》《戲曲人物》、《中國戲曲》系列雕塑等作品;反映中國風土人情的《彪悍的民族》《新疆喀什印象》《牧牛圖》等作品;反映中國科技進步的《國產大飛機C919》;反映我們身邊警察醫生這些凡人英雄的《中國力量》《白衣天使》等作品…還有些作品則從普通生活角度切入,如《上海弄堂》《廚房》《楊浦濱江》等,將觀眾的視線拉回日常,在畫中重新審視我們的平凡生活。
陳逸鳴《寒冬終將過去》油畫梁進青《白衣天使》油畫展出作品展出作品展出作品展出作品其中青年畫家馮正安的《楊浦濱江》是畫家在現場寫生三天完成的。“當時我來到這里寫生的時候,看到一邊是長有蘆葦的沼澤地,對面保留著老碼頭,新的游輪在江中緩緩駛過,遠處的東方明珠隱約可見…我覺得這里既保留著楊浦濱江過去的歷史風貌,也能感受到當下蒸蒸日上的發展面貌,所以我用畫筆記錄下了這個場景。”談到此次與老前輩畫家共同參展的感受,馮正安對澎湃新聞說,“其實畫畫有時候是很辛苦的,尤其在外地寫生的時候,但當我看到像老一輩藝術家這么大的年齡還在堅持創作,這給我們年輕人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馮正安《楊浦濱江》油畫“這次展覽得到了老藝術家的大力支持,比如夏老師,他這次展出的其中兩件作品原是兩幅大型主題美術創作的小稿,這兩幅畫已經捐給淞滬抗戰紀念館了,為了配合這次主題展覽,他把之前的兩幅手稿很認真的裱了一個鏡框參展。
這里還要特別提一下魏景山老師,他在這次展出的雕塑作品《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上花了很長時間修復。為了這次展覽,他還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做了一次3D打印,最后把作品完整的呈現出來。”策展人梁進青對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說,“在展陳設計上,我們4月30號已經進場布展了,今天是8號開幕,之前一直在調整展陳空間的布局及燈光等。今天我在現場看到像魏景山、夏葆元、陳丹青這些老前輩的作品和中青年畫家的作品一同展出后,我是有一些感動的,我覺得這是油畫在當代的傳承。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在上海,除了主題性美術展覽、文藝演出的相繼推出,上海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等文保建筑也都在四五月份相繼修繕完成,并對外開放。
原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上海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市文創辦執行副主任賀壽昌在展覽開幕式上表示,“2021風采時代”是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主題,主要由特邀藝術家和參展的上海中青年油畫雕塑藝術家兩部分的作品組成。難能可貴的是一批老一輩的藝術家,他們都拿出了作品參展,其中部分作品是他們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這些藝術家曾經引領了上海油雕界的潮流為后來者敬崇,七十年代后他們奔赴世界各地學習世界藝術,回國以后,為適應變化的時代在美術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是不管視覺形式如何變化,在建黨百年的時空坐標上,他們都拿出自己的精品,以慶祝黨的百年誕辰。
展覽現場開幕現場接受贈畫現場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共上海市閔行區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蔡兵美術館主辦、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共閔行區委宣傳部部長胡明華講話并宣布展覽開幕。展覽將持續至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