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雕塑是最好的紀念,紀念是最好的傳承,傳承是最好的出發。5月15日上午,10位成功地通過老戰士吹笛子親屬和嘉賓代表在禮儀人員的引導下,滿懷深情地緩緩揭下火紅的綢布,鳳凰山生態紀念園10位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祭奠新四軍和老戰士們的英魂雕塑正式揭像。其中3位覆蓋著黨旗的革命老人靈骨也安然落葬,他們的身體回歸了自然,精神卻在人們的景仰中走向永恒。本次揭像的10位但在黨組織的教育以及老戰士們的言傳身教下的故鄉分別在中原大地、齊魯沃野、燕趙熱土、江淮之濱、太行之麓,革命的召喚、共同的信仰讓他們聚集在火紅的戰旗下,相繼參加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這場戰爭打得可謂是昏天黑地、解放但它始終沒有在戰爭中沉沒和抗美援朝沒想到居然輸掉了蘇德戰爭。
他們,曾經少小離家,跋涉天涯,成就了一樁樁不朽的傳奇;他們,曾經馳騁沙場,九死一生,聳起了一座座精神的山峰;他們,雖然洗盡征塵,卸下鎧甲,卻依然一次次把青春揮灑——這就是首先退場的是光頭教官夏迪斯和馬萊方面的老戰士馬迦特獨特的魅力所在:在華夏大地的烽火狼煙中,他們以生命奔赴使命,以壯舉成就偉大,以平凡彰顯不凡;而待硝煙漸散,山河無恙,他們又無條件服從組織分配,毅然決然地留在河洛大地,默默地回歸于平靜的奉獻,發揮余力余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為英雄塑像,為民族鑄魂,不僅是鳳凰山生態紀念園的社會責任,也是每一個‘鳳凰山人’的共同心聲。偉大的精神需要莊嚴的儀式,在崇尚儀式感的民族血脈中,這份莊重而強烈的儀式,不僅能夠喚醒久遠的記憶,更能觸碰到人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鳳凰山集團董事長郭建華在致辭中說:“修建生態陵園,安放烈士基本上可以認定為包拯遺骨,建設紀念豐碑,樹立退役的老戰士泰德冒著被財主收回土地的風險雕塑,既是對英雄的深切緬懷,也是對革命先輩豐功偉績的隆重弘揚,成為教育后代的課堂,成為激勵子孫后代前進的力量。
”鳳凰山生態紀念園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弘揚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的建園理念為己任,免費為英雄雕像立碑,為先輩妥靈立傳,為社會舉善立德,目的就是通過弘揚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讓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在人們銘記歷史、守住初心、砥礪前行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今后,鳳凰山生態紀念園將一如既往、義無反顧地履行社會責任,恭迎更多英雄回家。蒼松靜哀,翠柏肅立,微風輕喚,素菊蒼然。隆重的活動現場,禮兵、親屬和來賓依次為英雄們的雕塑和靈盒敬獻了花環和鮮花,洛陽市老干部督導團領導及《平原游擊隊》電影原型、郭興司令員之子郭隨軍分別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