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中,一架大型運輸機呼嘯而過。隨著尾部艙門緩緩打開,降落傘吊掛著戰車從天而降。數分鐘后,戰車平穩落地,士兵們拍拍身上的塵土,啟動戰車向目標地域進發。這是電影《天龍特工隊》的一段情節。二戰時期,不少國家嘗試將傘兵空降到敵軍腹地,實施空中滲透行動。
但傘兵缺少重型武器支援,常常損失慘重。于是,空投戰車應運而生。最初,人車實施分開傘降,乘員落地后需要快速找到戰車位置。這樣一來,極易暴露目標,乘員自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當時,蘇聯空降兵司令瓦西里·馬爾格洛夫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連人帶車一起從天上“投”下去。
然而,戰車落地形成的巨大沖擊力,會對乘員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這一大膽想法,隨即被蘇聯軍方叫停。馬爾格洛夫卻認為這一設想是可行的,他組建了一支科研團隊。歷時數月攻關,一些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設計出展開面積達760平方米的大型降落傘,可承載2噸重的物體,改裝出保護乘員脊椎的“卡茲別克-D”減震座椅…一切準備就緒后,動物空投試驗隨即展開。一只名為麗莎的獵犬被科研人員固定在減震座椅上,和戰車一起從高空降落。
戰車落地后,科研人員迫不及待地打開艙門查看情況,麗莎興奮地搖著尾巴,撲到科研人員懷中。動物空投試驗成功后,蘇聯軍方態度有所轉變,將研究項目提上日程。解決了裝備“投”的問題,如何把龐大的傘降平臺和戰車裝進運輸機,又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天深夜,馬爾格洛夫與科研人員激烈地討論著改進方案,他們決定用體積小巧的火箭制動設備代替傘降平臺。然而,火箭制動設備并不穩定,一次空投試驗,動物出現傷亡。受限于當時技術不夠成熟,馬爾格洛夫不得不放棄研究火箭制動設備,轉而尋找其他方案。
一次偶然機會,馬爾格洛夫來到操場觀看救援訓練。突然,用救援氣囊緩解沖擊力的想法從他的腦海里一閃而過。多輪試驗成功后,“舍利夫”空投系統誕生。緩沖氣囊被折疊成平板狀,安裝在戰車底部,能夠減少所占空間。空投戰車時,緩沖氣囊會自動充氣,觸地瞬間通過排氣變形吸收著陸沖擊能量,保護乘員生命安全。
1983年春,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一架大型運輸機盤旋在圖拉城郊上空,一輛戰車從尾部艙門緩緩滑出,霎時天空綻放出美麗的傘花。落地后,降落傘自動脫離,駕駛員旋轉座椅,解開安全帶,操縱戰車翻越障礙。試驗成功后,“舍利夫”空投系統開始在軍隊投入使用。隨著材料技術日漸成熟,集載重大、速度快等特點于一體的“瓜田”空投系統誕生,乘員數量也從2人增加到7人。
在對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中,俄軍憑借出其不意的空降戰術,打了格軍一個措手不及。歷經多年發展,人車一體空投已成為俄羅斯空降部隊作戰采取的“常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