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在經歷了疫情之后,“百分百——第二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在武漢開幕,展覽以“生態”為主題,凸顯了這一思考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武漢,使得這一思考和呈現更顯意義;另外一方面,“生態雕塑”概念的提出和確立,也為藝術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生物多樣性公約》15于中國舉辦之際,“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國家戰略,世界焦點,更為“生態雕塑”或者生態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這或許是中國藝術參與進世界藝術競爭的一次機會,更為重要的是藝術“多樣性”的呈現,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只有多元我們的世界才會豐富多彩。
2021年10月17日,“百分百——第二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展覽由孫振華擔任策展人,魯虹、冀少峰任學術主持,傅中望任藝術總監,展示了50件作品,其中石門峰紀念公園展出了23件作品,創意天地芷美空間有27件,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到“生態雕塑”是什么,更為重要的是,呈現了今天藝術的多樣性和前沿狀態。在展覽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作品的形式非常的豐富多元,與常規的“公共藝術”展覽不同的是,出現了眾多新媒體作品或者以科技手段創作的作品,比如藝術家王璜生的《萌之聲》,以“紅豆”為創作造型與意象,暗含相思、懷念、情感的生命意義。
而放大的“紅豆”在開闊的草坪上可以提供給公眾坐臥休息,公眾在休息時可以附耳諦聽來自“紅豆”內部的萌芽之聲,一種泥土深處植物生命萌發的奇妙聲音。唐驍的《擷音》作為聲音裝置作品,利用聲音來做創作,人們不僅看藝術,還可以聽藝術;張升化的動態裝置;鄭達的《未知時空的光澤》;于佳、王圣華的風動裝置《潮汐》等,采用了各不相同的技術手段,為生態藝術帶來了豐富的可能性。
藝術家費俊的《水曰》是一件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互動裝置作品,參與者可以通過私密性的語音輸入方式來與水“交談”,而水則會以其原生的語言來回應。作品通過呈現水的靈性來表達萬物有靈的自然觀。鄭靖的《水書》巧妙利用水的流體特征及虹吸原理,通過精心設計的水下程控裝置使水面出現下陷的水字,仿若一只無形神筆在水面疾書“生命”二字,入夜,文字造型內部的水下燈將容器照亮,水面出現發光書法紋樣。
并通過程序控制使作品在整個水體景觀中時隱時現,借用水的特殊表情與情感互通,詩意的引導人們尋找生命的意義。展覽中還有很多在地性創作作品,像藝術家何利平的《花崗石2》,用紅色花崗石做為材料設計制作了一款遮陽傘底座,在每個底座上面都寫下了一句關于生活的打油詩;藝術家把做好的花崗石底座跟武漢商販使用的水泥墩底座進行交換,并在交換回來的水泥墩底座上刻下了它們原來的使用地點、類別及使用時間;同時整個花崗石底座的制作、與它原來的主人交流、交換的過程、以及最后做為作品的成品樣式都用影像完整的記錄下來;
設計的花崗石底座、交換來的水泥墩、交換的過程、以及關于整個事件的紀錄片,構成了這件作品。藝術家胡泉純《消失的房子》用廢棄的鋼筋焊接出爬山虎藤蔓生長的狀態,并將其作為空間構筑語言營造出“房子”的意向,“房子”作為對家園故居的隱喻,是記憶和情感的載體。
當再次種上爬山虎,隨著爬山虎不斷生長茂盛,老房子的形象和記憶會越發清晰。一歲一枯榮,這組作品在一年的季節變化中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不斷引發人對時間和生命的感悟!當然,也有很多互動性很強的作品,比如陳琦的《植物人腦電波計劃》,生于1994年的她也是此次展覽參展藝術家中年齡最小的之一,本次展覽她的作品呈現在芷美術館,這是一件以藝術療愈為目標的功能性藝術作品,作品獲得中國科學院和陸軍總院神經外科的支持,結合了新媒體藝術、計算機科學、腦機交互、醫學等,于2019年5月在陸軍總院昏迷與意識障礙病房給病人測試使用,觀眾在現場通過設備,可以看到自己的腦電波活動軌跡。
本次展覽年齡最小的藝術家是生于1995年的王然,她呈現的作品為《躍讀》,在冰上面寫書法,這也是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就是對年輕人不余遺力的支持。“從來沒有人規定藝術只可以這樣,不能那樣。無論對藝術家還是觀眾而言,心有多大,藝術的疆域就有多大,好的藝術總是指向未來的。
”孫振華說。展覽藝術總監傅中望也講到,生態其實就是強調生物的多樣性,植物的多樣性,藝術也是這樣,要有多種多樣的表達,所以他認為,生態不光是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社會生態,作為生態雕塑雙年展,要遵循自然和人文生態的平衡。看到這里,或許對“生態雕塑”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生態雕塑”的概念是如何提出來的,這要追溯到2014年的一場展覽。2014年11月,“生態——錦江濕地公共雕塑展”在成都開幕,此次展覽由孫振華擔任策展人,以“生態”為主題,邀請了包括傅中望在內的30多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雕塑家,以全新的方式定義了雕塑藝術。
展覽參展作品采用普通材質,也以盡可能低調、有機的方式融入周圍的濕地景觀中,比如有用鋼管焊接而成的巨大燈泡,有懸在樹干上的鳥巢般的竹器,有周身被鑿出圓孔的本土民居,有以廢舊電子零件拼接而成的優雅樹枝,有用建材廢料打磨“還原”的人造鵝卵石,等等。每一件作品都有出人意料的創意。
時隔三年之后,2017年,孫振華又在武漢策劃了“27度角”第一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展,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生態雕塑”的概念,彼時孫振華講到,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是一個致力于推動藝術變化的展覽。同時,“27度角的主題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的機會,即站在人的角度,以生態雕塑的方式,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藝術與生態的關系。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一展覽的舉辦無疑非常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在武漢經歷了疫情之后,以“生態”為角度的反思和討論就顯得更為珍貴。所以,這也更加堅定了展覽團隊的決心和信心,要把“生態雕塑”這一品牌展覽做得更好,因此,第二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展的主題被定做“百分百”。孫振華在闡釋這一主題時講到:“百分百”首先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決心;它表達了生態雕塑雙年展不遺余力地推進生態文明的態度,創新性地在中國引領生態藝術的決心。
“百分百”還是一種視角,是一種眼光;它主張全方位的生態視角,強調生態意識、生態關懷、生態行為、生態美學;“百分百”同時還是生態藝術的媒介方式,是生態美學表達手段;展覽主張以全媒體的方式來進行生態表達。“百分百”最后還表達一種理想和愿望;它表達的是社會動員的理想,渴望公眾廣泛參與的愿望。
如果說最初對“生態”的討論是基于對藝術本身發展規律的呈現和新方向的討論的話,那么在今天,重新去討論“生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藝術的問題。孫振華講到,所謂“生態”就是生命體的狀態。在這里,生態不只是自然生態,“大自然是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從來就是和人文、藝術息息相關的;同時,人的生存、人類社會作為活的有機體,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態問題。
因此,“生態”包括了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和社會生態。而這里的所說的“雕塑”,不再是一個狹義的藝術分類學的概念,它是一個擴大了的藝術概念,它是后工業社會伴隨當代生態文明的建設,以生態哲學為主旨、以生態美學為方法、以生態藝術為手段,以生態物質為材料,重新認識生命、創造藝術、塑造社會的一種新的行為和過程。所以“生態雕塑”沒有既定的圖式,沒有固定的形態,沒有不變的范圍;
它更多的是一種立場和態度,一種眼光和方法,一種探索的姿態。孫振華同時還講到,“生態雕塑”對藝術家們來說意味著將萬物看做一個有機整體,對一切生命抱著尊重、敬畏的態度;傾聽大地的聲音,感知萬物的天性。通過自己的作品增進人們對世間萬物生命狀態的理解和感知;
抵制、批判那些違背、戕害生命的行為和現象;始終保持一個藝術家的敏銳和良知,保持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同情心。“生態雕塑”對觀眾而言是一種參與的招喚。從現在起,嘗試換一種眼光看待藝術,換一種心情體察世界,換一種方式體驗生命。天空、氣體、水面、青草、樹木、鮮花都可以成為藝術的載體;
當然,棄物、廢品、垃圾也可以通過藝術的名義獲得再生,可以重新加入生命的循環。在這個展覽里,一部分借助新媒體科技手段所創作的虛擬圖像、數字景觀無疑也是生態的,它們以非物質實體的虛擬現實替代了傳統藝術的存在方式,預示著未來時代最富有活力和想象力的藝術存在的可能。在展覽開幕的同時,活動還舉行了研討會,殷雙喜作為與會的專家,他講到自己對“生態雕塑”的理解就是回到藝術最初的起源,是人和自然的關系。
“經過新冠以后,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與自然和環境的相互共存是如此重要。所以,今天的公共雕塑,不管運用什么材料,我們要把目光和情感轉向自然,轉向大地和天空。因為過去的藝術,特別是雕塑,更多關注人自身以及人與社會的關系,藝術更多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生存關系,而忽略人作為整體和自然的關系。
我個人認為,生態應該成為中國雕塑發展一個大導向。”殷雙喜說。藝術評論家王春辰也講到,“生態雕塑”應該是我們今天藝術發展的一種新方向或者新的念。“生態雕塑”是什么,現在我們還無法一次性言說清楚,這是一個開放的命題,它涉及的不僅僅是藝術的問題,由這一點,展開了我們對當今世界全局性的思考。他還建議到,我們在討論“生態雕塑”的時候,不能將視角聚焦在學科內部,哲學、神學、自然主義等等,如果都能納入進來,會使得這個主題的內涵更加的豐富,因為在觀看展覽呈現的作品時,視覺以及內涵更多的還是一種公共藝術的感覺,對于公眾來說,我們所倡導的想法他們還很難去理解,所以在未來的策劃上,讓公眾能夠參與甚至是體會到我們所探討的議題,至關重要。
“生態雕塑如何發展,這是一個開放的命題,而藝術家在創作上,永遠要思考當下最緊迫的問題,同時要超越形式甚至是藝術,藝術家就是要向超越的方向發展。”王春辰說。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博導彭肜近年來尤為關注生態藝術,她講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生態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以生態意識為主題的雕塑展覽并不多,所以此次展覽的舉辦,突破了很多的局限,填補了一些空白,這也使得生態藝術在當下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潮,成為一種理論術語,特別是成為全球化時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視覺文化現象。
在生態雕塑的發展中,出現了多種視覺主題,比如批判環境異化,克服無限發展的欲望、自然和諧的關系,在這當中,我們如何分析和展示,生態雕塑所呈現出來的話語形態,來看待這些作品,對于我們領悟今天的視覺文化、文化思想和創作的關系,特別是書寫當代藝術史具有非常好的理論價值。
多樣性應該是這個世界的底色,也只有多樣性不管是我們生活的世界還是生活本身才有意思,藝術也是如此,如果只能欣賞油畫或者雕塑那將會是多無趣的藝術世界,此次展覽讓我們看到了藝術的多樣性,甚至是像空氣、聲音這樣看不見摸不著的自然元素都可以成為藝術創作的素材,大大的豐富的人們的想象力,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這才是藝術該有的樣子,也是人們需要的藝術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