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之戰結束后,遼東的局勢進一步明朗了,明朝的勢力全面退出山海關外已經是在所難免。在這種形勢下,倒向后金政權的蒙古部落越來越多,一些原來持觀望態度的蒙古部落紛紛遣使來到盛京,或歸降或稱臣,皇太極忙得不可開交,幾乎要接待不過來了。就這樣,后金與蒙古的聯盟關系基本形成。
在滿蒙聯盟中,后金是帶頭大哥,蒙古一方相對弱勢,處于從屬地位。具體表現就是,后金要跟明朝打仗了,蒙古諸部要派兵幫大哥一起打明朝;平時沒事的時候呢,逢年過節什么的也要派人來盛京走動走動,當然不能空著手來,多少帶點兒禮物,這叫進貢;還有一個就是聯姻,清朝的很多妃嬪都是從蒙古嫁過來的,比如著名的孝莊皇太后。
崇德二年四月,也就是皇太極改元稱帝的第二年,蒙古使者又來盛京進貢了。蒙古人這次帶來的禮物有點兒特別,是一只異獸,名叫齊赫特。“閏四月癸卯,蒙古貢異獸,名齊赫特。”這個叫齊赫特的異獸究竟有何奇異稀罕之處,史書上并沒有細說。清代學者張尚瑗在其作品《石里雜識》中對這件事也有記載,“蒙古貢獸,名齊希特,能知人語。”張尚瑗所說的齊希特與《清史稿》中記錄的齊赫特應該是同一個東西,但他對這個蒙古異獸的描述同樣是語焉不詳。雖然加了一句“能知人語”,但這個齊赫特究竟長什么樣,還是只字未提。能知人語,即這個蒙古異獸能聽懂人說話。
如果只有這一點,其實并沒什么特別的。自然界經過訓練能聽懂人講話的動物很多,常見的如猴子、狗、海豚等。如果它會像人一樣說話,那還算稀奇一些。所以“能知人語”肯定不是齊赫特的主要特征,之所以被稱為異獸,我估計應該還是它長相比較奇特,至少在遼東一帶很少見。那么這個蒙古異獸究竟會是一種什么動物呢?
既然史書沒有詳細描述,我們不妨分析猜測一下。首先,既然是“獸”,那肯定要先排除掉鸚鵡、海豚之類的動物,蒙古草原上也不可能有海豚。所以只能是地上跑的,四條腿的可能性比較大;其次,肯定也不會是狗、牛、馬之類司空見慣的動物,雖然它們也能聽懂人類的指揮,但怎么說也跟異獸掛不上邊;
排除掉上面那些動物后,我想這個齊赫特最有可能是一種猿猴類或鹿科動物。考慮到蒙古人是把它作為貢品帶到清朝,從祥瑞的角度考慮,鹿科動物的可能性比較大。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鹿是吉祥和福運的象征,在古代經常和仙鶴、麒麟一樣被視為神物,神話故事中南極仙翁的坐騎就是一只白鹿。
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中,很早就有馴養鹿的傳統,養鹿的歷史甚至早于養馬。鹿的種類有很多,有些確實比較少見,比如俗稱“四不像”的麋鹿。蒙古部落用一只經過訓練的麋鹿作為異獸進獻,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