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金秋九月,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日德鎮的很多村子,都可以看到紅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金秋九月,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日德鎮的很多村子,都可以看到紅得像火、黃得像金一樣的藜麥。清晨,香日德鎮柴興村書記包太燕來到香樂村自家流轉的土地前,查看藜麥的長勢。在陽光的照耀下藜麥顯得格外惹眼,紅彤彤、金燦燦,飽滿的麥穗壓彎了麥稈…將山腳下的小村莊裝扮得姹紫嫣紅。
包太燕站在地頭上,指著眼前一望無際的藜麥說,我今年一共種了66.7公頃的藜麥,香樂村這塊地大概有22.7公頃,也是最大的一塊,從目前的長勢來看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今年是包太燕種植藜麥的第四個年頭了,他和妻子徐樹菊也成了柴興村的種植能手和致富帶頭人,但是他們的故事要從2002年開始講起。2002年,包太燕和妻子外出打工,經過幾年的奮斗,夫妻倆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包太燕一直都放不下柴興村這個家。2013年,駐村干部利用村里33個廢棄的溫棚,想讓村民發展蔬菜種植,包太燕得知了村里的這一情況,主動放棄了在外拼搏多年的事業,回到村里,承包了溫棚,成立昌輝種植專業合作社,種起了桃子、棗、蘑菇等水果和蔬菜。
村里的婦女們也一改往日的閑散,跟著他夫婦倆干起了溫棚種植。也就是這個時候,包太燕夫妻二人和這里的土地結下了不解的“緣”。光是大棚還不夠,包太燕知道村里有173公頃的耕地,但是種的都是單一的小麥、油菜等作物,一年到頭來也就是解決溫飽。多年在外闖蕩的經歷,讓二人多了幾份堅韌和魄力,2013年包太燕看準了瑪卡市場,開始種植瑪卡,那個時候村里的人都不敢碰這些“新玩意”。包太燕說:“其實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種了3公頃,沒想到成功了,當年就賺了。
”在包太燕的帶領下,2014年,村里的人也都大膽種起了瑪卡,村民們的收入也都水漲船高。2015年,隨著藜麥市場慢慢的走紅,包太燕就帶著村干部去烏蘭縣考察學習。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夫妻倆先在自家的土地上種起了藜麥。徐樹菊說,功夫不負有心人,藜麥種植當年就獲得成功。2016年,我和丈夫動員了村里30戶人家種植藜麥,并與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40公頃種植合同。
按照協議,企業為這些種植戶支付了340多萬元分紅資金,很多人拿到沉甸甸的分紅時,喜極而泣。嘗到甜頭的村民們也都大膽種起了藜麥,2017年柴興村和三江沃土有限公司簽訂了160公頃的種植協議。包太燕回憶說,2017年分紅資金達到1160萬元,分紅最多的,有三十多萬元,最少的也有五、六萬元…臨近中午,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農戶騎著三輪車,來到自家的藜麥地中。
包太燕說,我們香日德鎮海拔高氣候干燥,早晚溫差大,正好對上了藜麥的“脾氣”,所以藜麥成熟的也要早一些,今年雨水適中,估計再有個十來天就可以豐收了。話還沒說完,包太燕扒開一株藜麥接著說道,我們今年種植的格藜一號新品種,撒的是有機肥料,珠珠都很飽滿,看樣子每畝地產150公斤藜麥不成問題。
我們今年是和甘肅、格爾木的兩個老板合作,收購價要比市場每公斤高出兩元錢,我大概算了一下,除去流轉資金和各種費用外,收益將十分可觀。在地里忙活的村民臉上也盡是幸福的笑容。村民張蒲榮說,我要趕緊去準備收割藜麥的機械,不然到時候好設備都被租走了。在包太燕和徐樹菊的帶動下,柴興村的藜麥種植規模逐年擴大。包太燕說,今年全村一共種植了5000畝的藜麥,分布在香日德鎮的各個村莊。
現在村里白天幾乎沒人,因為大家都要去看看自己的藜麥地,準備迎接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