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學生為主體,校園為主要空間,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在內,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是社會整體文化的一部分。校園文化一般取自該學校的精神文化的含義。校園文化的特性為互動性、滲透性和傳承性。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校園文化建設的宗旨,一句話就是有助于培養才兼備的人才即體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園地,在這里我們的一切教學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師生參與的活動,都應以學生的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人才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說學校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出生于浙江省崇德縣。有六姊。
其母將他生下來后,由于父母親十分喜愛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鄉念小學時,有一次,鄉下要搞什么選舉。小學老師說,鄉下人文化低,筆畫多的字不好寫,為日后考慮,名字應盡量用筆畫少的字,因此,“潤”字改為“仁”字,老師說,在浙江“仁”與“潤”讀音上差不多,“仁”在意義上與“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豐仁”了。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
另一位對他有較大影響的老師則是夏丏尊,他稱李叔同對他的教育方式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丏尊老師的則為“媽媽般的教育”,這兩位老師,尤其是李叔同,對他的一生影響甚大。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貫江西省德安縣,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并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采訪時發表了對轉基因的看法。對于轉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過安全檢測的轉基因作物,都是沒有問題的。袁隆平表示,轉基因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國勛章”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出生于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00年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愛因斯坦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并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33年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1940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瑞士國籍。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于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去世,享年76歲。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幫助對抗納粹,1939年他在利奧·西拉德等人的協助下曾致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啟動,而二戰后他積極倡導和平、反對使用核武器,并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于神圣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于維也納,創作于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志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此后20余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并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于維也納逝世,享年57歲。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后世尊稱為“樂圣”、“交響樂之王”艾薩克·牛頓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并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
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并推動了科學革命。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
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并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種人物為造型的雕塑藝術,指用各種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人物形象。
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由于中國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藝美術,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畫,并對塑像加彩,塑繪結合,互相補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繪畫一樣的美感和欣賞價值;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人物雕塑語言,表現高度的意象美。人物雕塑是最能顯示一個社會文化氣息的大眾藝術品。人物雕塑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并不因時代和社會及國家的更替而中斷。
中國春秋戰國人物雕塑開始出現,繼商、西周之后進一步繁榮與發展。人物雕塑在西方國家歷史也很悠久。從古希臘、羅馬到中世紀、文藝復興及17、18、19世紀,直到20世紀,幾乎遍及各國的大小城市,成為城市建設及其文化的重要組成。
在中國,雖然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運至都城咸陽銷毀,并鑄成12個各重24萬斤的大銅人,排列在阿房宮殿前,但并不似西方那樣自覺將其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在以后的漫長歲月中,也未出現類似西方的人物雕塑。直到20世紀上半葉才在一些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成都、廣州、重慶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人物雕塑。5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后,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人物雕塑在許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中不乏優秀之作。
在人物雕塑創作十分活躍的情況下,80年代初成立了全國城市雕塑規劃組和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負責全國城市雕塑的規劃、籌備、協調及創作工作,從此中國的人物雕塑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