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不論是大型佛像或是小巧精致的佛像,都極具欣賞價值。在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及樂山大佛都可看到著名佛像的身影。云岡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武州山南麓,主要洞窟45個,小龕一千一百多個,造像五萬余軀,以北魏洞窟為主體的石窟,曾影響各地石窟。云岡北魏石窟可分三期。
唐、遼時期也有鑿建。北魏第一期石窟即位于云岡石窟群中部的第16至20窟,被稱為曇曜五窟。第20窟主像高13.7米,前壁早經(jīng)坍塌,造像露天,為云岡石窟的代表作。窟為馬蹄形平面,穹隆頂,仿印度草廬式。主像以三世佛為主,還有釋迦和交腳彌勒菩薩,外壁雕千佛。
主佛形體高大,占據(jù)窟中主要位置。佛面相方圓,兩肩齊亭,深目高鼻。上身內(nèi)著僧祗支,外著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菩薩袒上身或斜披絡(luò)腋,戴高寶冠,胸佩項圈,短纓絡(luò),戴臂釧,下著羊腸大裙。飛天著裝和菩薩相同,大裙下露足。衣紋厚重凸起,線條簡潔。從造像特點中,可以看到犍陀羅藝術(shù)的某些影響。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縣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河西走廊上最大的石窟群。
南區(qū)近千米長的崖面上,洞窟鱗次櫛比,密若蜂房,中部尤為集中,上下多達五列。已編號洞窟492個,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余件,唐、宋木構(gòu)窟檐五座。根據(jù)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及藝術(shù)風格的特點和變化,莫高窟可分為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朝的開鑿時期。除元朝外,其余朝代開鑿的石窟都各有特色。龍門石窟開創(chuàng)于北魏遷都洛陽前后。
當時北魏已在西山古陽洞鑿龕設(shè)像。大規(guī)模的開鑿造像始于賓陽洞。龍門石窟中,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題材內(nèi)容更為豐富的是唐代造像。唐高宗初唐時期雕鑿的大窟,主要是貞觀十五年前后完成的賓陽南、北洞及其后開鑿的潛溪寺。
形制是馬蹄形平面、穹窿頂、蓮花藻井。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自武則天親政至武周時期,為龍門開窟造像和藝術(shù)成就的鼎盛期。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古稱彌勒大像、嘉定大佛。坐落在四川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凌云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雖經(jīng)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高71米。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nèi)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面相莊嚴、體魄宏偉、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