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當下,中國傳統醫學在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發揮了獨特優勢和作用。中醫藥學凝聚了中國古代醫者的博大智慧,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中國醫藥文化系列雕塑作品以展示傳統中醫藥發展歷程、傳承中醫生文化、弘揚中醫生精神為核心,突出中醫藥的特色,我們常以“懸壺濟世”來稱頌醫者,以“杏林”作為中醫藥行業的代名詞,現在中醫藥文化系列雕塑主要包括古代名醫雕塑、制作中藥人物雕塑、懸壺濟世雕塑、中醫把脈場景雕塑等幾種最為常見。
古代名醫雕塑顧名思義就是以各位著名的古代名醫人物為主題雕刻而成的人物雕塑,我們常見的有四大名醫雕塑、十大名醫雕塑系列等等。四大名醫雕塑主要是指中華“醫祖”扁鵲;后漢神醫華佗;明代“醫圣”李時珍;中醫“方祖”張仲景。十大名醫雕塑包括扁鵲、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葛洪、皇甫謐、華佗、錢乙、朱震亨、葉天士。“醫之大者,為國為民”,古代醫者地位低下不被人們所重視,但經過前邊年的風雨洗滌,他們的名字仍然傳頌至今,而他們留下的醫典,救治無數人民,他們是我們公認的名醫,可能一些名字沒有在這十大名醫里面,但他們的功績永遠會活在人民的心中。
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簡而言之,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由于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藥物在應用或制成各種劑型前,根據醫療、調制、制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的過程。常用的炮制的方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
炮制的目的在于純凈藥材,保證質量,分揀藥物,區分等級;切制飲片,便于調劑制劑;干燥藥材,利于貯藏;矯味、矯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證安全用藥;增強藥物功能,提高臨床療效;改變藥物性能,擴大應用范圍。引藥入經,便于定向用藥。制作中藥人物雕塑就是以古代人物炮制中藥的工序場景為主題制作而成的中醫藥主題雕塑。中國把醫生開門坐堂,為病人解除病痛稱為“懸壺濟世”。這是人們對醫生的一種贊譽,是古代稱贊醫者治病救人如同救濟世界。
醫生學成,正式開始為人診治疾病稱作“懸壺”。醫者仁心,醫生終身盡力以醫技普濟眾生,便有懸壺濟世之說。“懸壺濟世救蒼生”也是醫生終身的奮斗目標。古時候,很多醫生,特別是那些“搖鈴郎中”,總是把藥裝在葫蘆里,走街串巷為人們治病。慢慢地,“藥葫蘆”就成了醫生的象征。這個“壺”應該是“葫”,是指“藥葫蘆”。
葫蘆是一種常見的植物果實,外面是堅硬的殼,把中間的瓤掏空后,就成了一個絕佳的容器。在古時候,很多醫生尤其是那些走街串巷的“搖鈴郎中”,總喜歡把藥裝在葫蘆里,方便攜帶,為人們治病。慢慢地,“藥葫蘆”就成了醫生的象征。懸壺濟世雕塑就是以腰間懸掛葫蘆的中醫老者在街邊為百姓治病的場景之作而成。把脈又稱為切脈,是中醫師用手按病人的動脈,根據脈象,以了解疾病內在變化的診斷方法。
切脈具有悠久的歷史,它反映了中醫學診斷疾病的特點和經驗。脈象,可以理解為脈搏的形象。中醫把脈雕塑是以古代老中醫坐在醫堂桌前為病人把脈的場景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