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壁就古代建筑影壁的一種形式,影壁是古建筑大門外作為屏障的墻壁,又稱照壁、照墻。壁面布局,前后各有幾條龍浮雕,身形各異,生動威猛。在九龍壁的雕刻中最精彩的莫過于壁面上的九條生動活潑的九條龍造型。首先從龍盤旋而成的動勢上分析可以分為四條升龍、三條降龍、一條位于中心的盤龍、一條行龍。
升龍的形態造型主要是龍由海面騰空躍起盤旋著身體向空中的火球沖去。整個身開曲線流暢顯得極富張力。降龍的造型和升龍形成對比,是從空中俯沖到下來的海面然后有種躍躍欲試的向上躥的沖力。位于壁面中心位置的是一條盤龍,它的身體動態非常精彩,龍身盤坐在墻壁上,而龍頭凸出墻面,使得整條龍的造型有種從墻面噴出來的視覺沖擊力。其次,從龍的身體曲線來分析,我們都知道S型是最優美的曲線,這一點在這九條龍的身形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九條龍盤旋而成的曲線有“S、U、8型”,這些典形構成了龍的升、降、盤、行這些動勢的用力點,龍的曲線可以理解為龍動勢的一張一弛。以降龍為例,這條龍盤曲的用力點主要用在于龍頭下側的U型龍身曲線,由于龍尾是在上方盤曲下來所以龍后半部的大S型曲線也是它的一個主要用力點。這條盤龍的曲線是最為生動的,可以分為一緊一松,龍頭后面龍身盤曲的十分緊湊,形成一個形似8的曲線,下面位于海面上的龍尾處U形曲線較上半部分輕松很多。
九龍壁中除了壁面上的九條龍之外,在正脊上也雕有九條龍的是跟壁面所對應的。它是以一條坐龍為中心,左右兩邊各有四條行龍相對稱。這條坐龍的動態非常有氣勢,龍身盤曲在墻壁上面而龍頭凸出墻面,整條龍的造型有種從墻面沖出來的視覺沖擊力。它的曲形非常緊湊,在龍頭后面盤曲成一個形似O型的曲線,這也是整條龍的用力點。正脊上其余8條行龍的身體動態是從一側的龍尾開始盤旋,龍身整個部分都在云紋里穿梭,這些行龍的曲線也可以歸納為大的S型和U型。
九龍壁的正脊與垂脊中龍身在云紋穿梭,有進有出,時隱時現,這是點與線的構成,體現出豐富的層次,節奏感極感。壁面中凸出的山石有的高出了龍的身體,有的被龍的爪子和尾巴壓在下面,這樣就形成了有高有低、有凸有平的節奏感。縱觀整個九龍壁的壁面,其中的水紋是九龍舞動嬉戲的背景要素之一。九龍游于水之上卻不脫離水,能夠達到這樣的視覺效果主要是通過水紋本身以及水紋與水紋之間的層次關系來實現的。
整個龍紋都位于水紋之上,龍紋又與浪花相互穿插,有的浪花分布在龍的周圍,有的則出現龍扭動的身體的空隙當中。山石與水紋的結合生動逼真,有實有虛。整幅畫面,遠處的山石采用淺浮雕的手法,略顯縹緲;近處大的山石雕在水紋之上,小的山石藏于水紋之中,山石形態各有不同。通過對九龍壁的藝術分析,可以看出九龍壁無論是在龍的造型、色彩以及整體的節奏與韻律方面都達到極為精湛的程度,所以說這是我國重要寶貴藝術精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