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磚、石等建成,上刻題字。舊時多建于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揚標榜功德。其實在牌坊以獨立的建筑形式出現之前。“牌”和“坊”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涵義。根據地說“牌”一是揭示或標志所用的板,如門牌、路牌;
或用作憑證的小木板或金屬板,如古時的腰牌;二是舊是宗祠或家中供奉的祖先、父母的神位,如靈牌、牌位等,用以揭示死者身份以及與生者的關系。總之,“牌”是一種用簡要文字來昭示某種特殊意義的物件。“坊”,邑里之名,從土、方聲。古通用土,故“坊”的本意為以土防范。按五行相生相克之說,則土克水,因此,“坊”又可解釋為“堤防。牌坊與牌樓的名稱現在都在混用,但是在最初是有區別的。
牌坊較牌樓簡單,其形制在原來兩根柱子上加橫梁的雙柱單間的簡單式樣基礎上,演化繁衍出了多柱多間、體量高大、施以斗拱屋蓋的牌樓形式。牌坊起源于春秋中葉的一種原始門,即兩根直立的木柱子上架一條橫木構成的“橫門”的柱側安裝可開合的門扇后形成了坊門。
我國從春秋戰國至唐代,城市都采用里坊制。特別是到隋唐時期,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塊形的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在隋代稱為“里”,唐代稱為“坊”一些坊門吸納了產生于上古時代,到隋唐時已演化得雕工相當精致、形制赫然華貴的華表的形制特點,將坊門兩側的柱子改換成雕飾華麗、形制威武的華表柱后,形成了一種新式樣的“烏頭門”。烏頭門,是華表和坊門的結合物,“烏頭門”是唐以前通常用的稱呼,在宋以后逐漸被“欞星門”這一名稱所取代。
“欞星門”是牌坊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自宋代以來,欞星門不再有防衛的作用而只是起一個標識作用。因此欞星門上的門扇可裝可不裝,于是,欞星門在除去門扇后僅剩下了華表柱和作為額坊的橫梁。形成了華表柱遠遠高出額坊的沖天式牌坊。另有一些“坊門”,沒有用高聳的華表柱來替換坊柱,而是吸納了早在春秋時代即已產生的“闕”的形制特點,融入到欞星門的形制中,在額坊的柱頂上加蓋了樓頂。從而使牌坊邁出了演變發展成為牌樓的重要一步。
樓頂是闕的主要裝飾部位,不論是單層闕還是雙層闕,都有優美的造型,壯觀的氣勢。于是,人們就借鑒了闕的形制,將建造闕的樓頂的做法移到坊門上來。在坊門術子的頂上加蓋樓頂,并在檐下修筑斗拱、梁坊、施以圖案等。這種使無頂的坊門變成了有華美樓頂,術子又不出樓頂的牌坊被稱為屋宇式牌樓。雖然沖天牌坊與屋宇式牌樓要比原有的橫門式坊更為莊重、美觀、軒昂巍偉。
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此,人們將坊門的柱子換成華表柱,同時又在華表柱一側的牌坊上加蓋樓頂,從而形成了一種既有華美的樓頂,又在樓頂上露有沖天華表柱的沖天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