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的十二生肖中,馬排在第七位。在十二地支中,馬屬午,正是樹木旺盛、萬物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時刻。每當此時,馬便四處奔跑嘶鳴,所以稱為“午馬”。馬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極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弘揚地域文化和場所精神和最高道德。
在祖先們的世界觀里,已經(jīng)把龍馬等同于純陽的乾,在《周易》中說“乾為馬”,馬也就成了剛健、明亮、熱烈、高昂、昌盛、發(fā)達等代名詞。由于《周易》的演繹,馬的形象便脫離了具體的形態(tài)而提升為一種抽象他們在中國精神文明的世界里,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著君王、父親、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嚴、健康、善良、遠大、原始、生生不息等等,這就是孔子在《周易.乾卦》中總結(jié)的那句中國人代代流傳的最響亮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現(xiàn)實中,由于馬的豪放不羈、強健不息的氣質(zhì)特點,在加上戰(zhàn)場上的矯健身姿、勇武氣勢,馬便成為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豪情壯志的寄托。
自古便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與馬相關(guān)的詩句,表達的是丈夫情懷,英雄本色。從“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這些流傳千年的詩句中,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金戈鐵馬戰(zhàn)陣氣勢和馬革裹尸的悲壯情懷。
縱觀歷史中,馬在古代是最重要的陸上交通工具,是最重要的戰(zhàn)爭武器,它從遠古的沙場塵煙中馳騁而來,雄渾、高昂、豪邁,幾千年來,馬永自己的力量與赤誠,經(jīng)歷了血與火的洗禮,伴隨人類的發(fā)展流傳為一種我們今天用音樂來追述上古的精神,成就了源遠流長的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