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生的年份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應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中未記載,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并非今天一般人認為的9月28日。孔子早年喪父,由母親含辛茹苦扶養他長大。卑微貧困的生長環境,促成孔子思想的早熟,為了自食其力,學會了很多粗俗的工作或技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與“乘田”等職務。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他善于取法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到處向有知識、有智慧、有經驗的人請教,看到別人的優點他就努力效法、見賢思齊,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于別人的缺點,則自我警惕不要犯相同的錯誤,不斷地自我提升與超越,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飽讀詩書,嫻熟禮樂,三十歲時打破當時的階級門戶之見,開始授徒講學,讓平民老百姓也能像貴族一樣接受教育,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他教育的對象是「有教無類」,舉凡帶上束修的,都收為學生。,所以,孔門弟子當中貴賤貧富都有,例如有貴族身份的孟懿子、南恭敬叔等;而像顏回、子路、曾參等人則出身貧寒,孔子辦學聲名遐邇,造就不少的人材。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 施教的方法采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十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依據學生不同的性格來開導他們。孔子曾按照學生不同的品行和專長,把他們分為四科,各科的代表人物是:德行── 顏淵、閔子騫。
言語── 宰我、子貢。政事── 冉有、季路。文學── 子游、子夏。魯國自宣公以后,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大夫手中,他們輪流執政,增加稅收,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完全不顧慮百姓的需要。而且在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
僭越禮制,發生“八佾舞于庭”的行為,簡直無法法天,無視周天子與諸侯的存在。昭公二十五年魯國內亂,孔子灰心之余離開魯國至齊國。齊景公曾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無奈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手中,景公雖對孔子說的話感興趣,卻不能任用他,之后他又回到魯國。
直到五十一歲,孔子開始有機會從政,職位一路攀升,后來他擔任司寇三個月,魯國就大治,齊人聞而懼,恐魯強盛會并吞齊國,乃送十六名的樂舞女子和一百二十匹的好馬給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朝綱不振,孔子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十余弟子離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希望找到一個愛民如子的君主,愿意實施仁政,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
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后又受監視,恐獲罪,打算到陳國。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后原想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后衛國發生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未果,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有一回,孔子在陳、蔡一帶,楚昭王派人來聘孔子。
陳、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發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圍困在那里,斷了糧,七日都沒吃上飯。后來,楚國派了兵來,解圍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后,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
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從五十四歲出走魯國,到六十八歲重回魯國,這十四年當中,孔子盡管拜見了七十二位君主,其實除了周、齊以外,他只到過衛、陳和楚國的屬地葉,以及路過宋、曹、鄭三國。所以他周游列國的足跡并沒有離開山東、河南二省的范圍。然而由于當時大國正忙著爭霸,小國則怕被兼并,在利害沖突的前提下,孔子尋找賢主推行仁政的理想,終究落空!
孔子歸魯后,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可惜在經歷獨子伯魚、愛徒顏回病卒、子路慘死的事件之后,他的身體精神狀況已大不如前,魯哀公十六年孔子卒,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