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里,常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的彌勒佛像。它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他那笑口常開、大腹便便、和藹可親的模樣,不禁讓人心生歡喜。彌勒佛亦稱慈氏,代表慈悲。佛教寺院之所以將石雕彌勒佛像置于寺院的殿堂中,往往以笑口常開的造型居多,是因為有著招財的作用。大肚彌勒的信仰,本身就是起源于民間。
中國民間信仰里的大肚彌勒佛,因其祥和開懷的面容,慈悲包容的胸懷,豁達知足的心態,而為民眾視為吉祥的象征,廣受歡迎,于是形成了濃厚的供奉之風。所謂“和氣生財”,久而久之,彌勒佛像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財神”,甚至造像也出現了手持錢寶、高舉元寶,或盤坐在黃金寶座上的形象,他的布袋里也被認為充滿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漸漸的有了招財的作用。禪宗寺院里迎面而來的彌勒佛形象,也被人們請回到了家宅居所,并認為有改善風水、聚氣納財的作用。于是,彌勒佛的信仰便與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結合在了一起。
大肚彌勒天天笑口常開,這個笑,可不是傻笑、壞笑,而是慈悲、悲憫的笑。彌勒菩薩的笑容給人帶來的是歡喜、希望和光明。咱們供奉大肚彌勒,不僅是為了求財求富貴,還要學習彌勒菩薩的大度、放下、自在與灑脫。那么,彌勒佛像為什么大多以笑口常開的形象存在:唐末至五代后梁時期的一位僧人布袋和尚,不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脫。在他化緣的過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有的人還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塊或者小魚,甚至遭人戲弄,他不作辯解也不以為意,過著“一缽千家飯”般居無定所孤身云游的生活。
但是他卻胸懷豁達、安貧樂道,常將自己化緣所得的東西,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窮人或孩子。相傳這位布袋和尚就是彌勒佛的化身,以后寺院中的石雕彌勒佛像漸漸變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更有配楹聯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這就是彌勒佛的寫照。彌勒佛菩薩應化人間的示現,具有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等象征意義,也展示著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懷。將石雕彌勒佛像置于寺院殿堂中,盡顯莊嚴于詼諧,現慈悲于揶喻,一方面能讓有緣接觸佛法之人生歡喜之心。
更是為了讓我們打開心胸去待人處世之時,能夠從彌勒菩薩這些品格中得到啟迪。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夠樂觀豁達、榮辱不驚,少計較一些是非憎愛,多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厚之心待人,要記住大度容人,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