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人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的常見,石雕人物就是以人物為造型的各種雕塑的藝術(shù),就是可以用各種可塑的材料創(chuàng)造出可視可觸的人物形象,這樣來表達藝術(shù)家們的審美感受。石雕人物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與實用性,以此來刻畫人物。現(xiàn)如今石雕人物也在中國具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在西方也具有很悠久的歷史。
人物形象是很豐富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可以是武士、侍從、舞人等等不同社會地位的人。這實也在反映了社會生活方面的進步,而且雕塑手法也在逐漸的進步,形象寫實生動。那么,你知道石雕人物臉部有什么雕刻技巧嗎?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石雕人物臉部雕刻技巧;
石雕藝人常常引用“做人難”這句人生處世的俗語比作人物雕刻之困難。雕刻人物非但要具有真功夫的形似,而且要表現(xiàn)其思想感情的神似,欲得“神”更必須先有“形”,形神兼?zhèn)洳棚@其生動。例如壽山石人物雕刻中,人物的頭部雕刻尤為重要,所謂的“開臉”都是留到最后完成。石雕人物作品以佛教題材最多,包括羅漢、觀音等,此外,還有壽星及部分世俗人物。
人物作品要做到“形神兼?zhèn)洹保性鷮嵉牡窨碳记珊陀玫都挤ü倘皇种匾€必須懂得人體的解剖、結(jié)構(gòu)、比例和運動變化規(guī)律方面的知識,能將它運用到作品中去。直觀的人體由頭、軀干、四肢組成,軀干由胸廓和骨盆組成,由能活動的位于背部中心的脊椎骨連結(jié)。如把頭、胸廓、骨盆隨動作變化而方向不同,看作是形似方塊的固定體積,四肢的位置就比較容易安排了。
人的頭面結(jié)構(gòu)復(fù)雜,凹凸變化微妙,有幾處高點必須注意。頭須的最高點,從側(cè)面看偏近后腦,不是頭的正中央;頭部正面最闊處,上部位于耳后上方頂骨的側(cè)面突出部位,中部是耳前面的顴弓最突出處,下部是下頷骨的突出處。在傳統(tǒng)人物造型中,定型人物就有一個定型的臉面,根據(jù)臉型的差異,總括出“田、由、國、用、日、甲、風(fēng)、申”等八字,代表不同的臉型。面扁方圓胖為“田”字臉;
上削下方、下頷寬大為“由”字臉;面形方正為“國”字臉;上方下大為“用”字臉;形長方者為“日”字臉;下巴尖瘦者為“甲”字臉;額部方正、下頷寬大者為“風(fēng)”字臉;上削下尖、兩顴外凸者為“申”字臉。概括起來不外是方形、長方形、梯形、倒梯形、鵝蛋形幾個大類。刻畫人物的神態(tài)除了整個身軀的運動姿態(tài)和四肢的動作外,面部的表情是最主要的,這是作者傳達給觀者各種情緒的主要手段。
莊嚴(yán)、愉快、沉思、幻想、憤怒、哀愁等等情緒,都是靠面部肌肉的張弛牽動眉、眼、嘴甚至鼻的變化來表達,這個變化是十分復(fù)雜而微妙的。起主要作用的是一組表情肌,如皺眉肌、笑肌、顴肌、上唇方肌、鼻肌等。民間以“喜、怒、哀、樂”四字概括人的基本表情,訣曰:“若要笑,眼角下彎嘴上翹;若要愁,嘴角下彎眉緊皺。”“怒像眼挑把眉擰,哀容頭垂眼開離,喜相眉舒嘴又俏,等樣口開眼又瞇。”十分形象化。民間的技法口訣一般都是從外部直觀著眼,與科學(xué)的解剖學(xué)的解釋有很多共通之處,兩者結(jié)合石雕,石雕人物臉部雕刻技巧可能更便于理解。
石雕人物特別注重人物面部刻畫,并對塑像加彩,塑繪結(jié)合,互相補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繪畫一樣的美感和欣賞價值;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人物雕塑語言,表現(xiàn)高度的意象美。石雕人物雕塑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起著裝飾的作用,而且還豐富著我們的精神生活,對我們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