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海當代”、“藝術北京2007”等重要博覽會在國內主要城市紛紛舉辦之際,9月22日,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武漢!武漢!”的2007武漢當代藝術邀請展,館長李小山親自策劃并參與籌備。展覽的舉辦無疑是將中國當代藝術的視角轉向了北京、上海等主線城市以外的區域。而這一點,恰與當前的藝術活動走勢不謀而合。例如,剛剛結束于湖南的“藝術長沙”以方力鈞、李路明等五個明星藝術家和千人收藏家、評論家的“豪華專列”陣容將中國最新的當代藝術動態帶進了中部地區。
而10月份即將在武漢召開的第二屆美術文獻展“觀念的形成———1987-2007中國當代藝術的觀念變革”也將是一場令人關注的內地城市當代藝術盛會。當代藝術的“火”也感染了那些還沒有這么熱甚至處于當代藝術邊緣化的城市,正如李小山所說,中國的藝術版圖正在向非主線城市拓展,并逐步進入成都、武漢、南京、昆明、沈陽、杭州等二線、三線城市。
李小山介紹,“武漢!武漢!”是他繼“2006云南當代藝術邀請展”之后第二次專門面向一個地區主辦的當代藝術展。策劃這個展覽,旨在強調武漢作為中國當代藝術重鎮的歷史地位,另一方面是展現進入新世紀以后武漢當代藝術發展的新趨向。早在80年代,武漢就是當代藝術的策源地,出現了很多具有批判和實驗精神的前衛藝術家。雖然他們中的部分有的出國,有的移居北京、上海等地,但仍然有眾多重要的藝術家留守。這些藝術家的存在和創作以及在他們的帶動下興起的新銳們將會讓武漢當代藝術之“火”再次燃起。
目前繼冷軍、石沖等這樣已經在中國乃至國際當代藝術領域享有盛譽的藝術家之后,武漢第二波重要藝術家已然崛起,隨之第三波也正在歷練之中。例如,參加此次展覽的10位藝術家中既有傅中望、魏光慶、史金淞這樣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擁有相當地位的藝術家,又有陳波、李郁、龔劍這樣新興的后起之秀。展覽共展出了近40多件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藝術家們為此次展覽新近創作的,包括傅中望的不銹鋼雕塑裝置《帽子》、玻璃鋼雕塑《泡沫城》,徐文濤的油畫《身體的假設》系列作品還有史金淞的碳化木裝置《詩學研究———尋梅》等等。
四方當代美術館是以收藏、展覽、研究、教育中國當代藝術為己任的非營利性私人美術館。李小山告訴記者,這樣以地區、以新生力量為關照面的展覽他會一直有計劃地做下去,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國內城市之間的當代藝術交流,另一方面是構建出一種除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外的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格局。
他指出當代藝術最大的藝術特質就是多元化、多樣性,而這一點將在中國當代藝術多元化、多樣性的地域發展和市場評判中更為凸顯。因此,中國當代藝術雖有泡沫的存在,但總趨勢仍將繼續“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