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把握自己,常懷律己之心,才能平靜心波,心中自得其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為如是觀。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是對世事無常的一種提醒,讓我們身處紅塵心靈仍有回旋的空間。
佛不保佑人,是人需自保;佛不救人,要人自救。佛之度人見心,不保心滿意足。一念慧解,光照無盡,亦即真理法寶勝于金銀財寶。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虛度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并沒有多大意義,濫用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誠心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坦然認命。因果——巧合是機緣,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若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在自然界中,諸如桃李等小小的果核,能長出無量的桃李果實,與此外因果相比,內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極為明顯。
“無求品自高”,求人不如求己。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才華被淹沒,付出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
萬事皆因果,得有前因才能有后果,誠是最大的善因,自然會收獲最大的善果。人的惡習,往往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假如能慎于始,就不會事后懊悔了。經語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總是果報現前時才后悔,如能夠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后悔了。
因果報應,不是像你所想象的立竿見影,生死輪回,善惡分明,終有報應??糖笠蚬彩且环N執著的悲哀,為心所困,不得其解,沒得解。
修法者一定要把“行道過程”和“所證果位”區分清楚,依自己的根器及修法的能力而行持:所證見解廣大如虛空,取舍因果細微如粉末。
欲取之,先予之。萬事皆有因果,得有前因才能有后果,假如你不付出自己的水,沒有足夠的壓力,它就一滴都不會回報你,想得到更多的回報,你必須先舍得付出。
開悟則心自寧。一味的妄執妄為,就會產生煩惱。世本無一物,何必苛求因果得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大智,才能大勇,大勇,才能大無畏,大無畏,才能堅行,堅行,自然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