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都想在年輕的時候有所成就,有所收獲。年輕人若想成就大事就不能怕冒風險,因為越大的風險越能帶來大的收益。但是如果你想贏,就不能只靠運氣,你能靠的只有自己。李嘉誠曾經說過:“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他所說的力量也就是實力,只有你擁有了足夠的實力,才可以去“碰碰運氣”。如果實力不夠,光想靠運氣成事,那成功的幾率就微乎其微了。
百富勤曾經是香港的金融市場里叱咤風云的明星級證券行,但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宣告清盤,存活的時間僅僅十年。
1987年的股災之后,香港的股票市場一片狼藉,百富勤國際公司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立的。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百富勤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鷹,以“快、狠、準”的經營作風,抓住了每一個可以實現豐厚利潤回報的機會,勇于開拓。所以,在短短的10年間,百富勤就由一間3億港元的小經紀行發展到總資產240億港元的跨國集團公司,被認為是股市的神話。
百富勤的投資項目非常廣泛,覆蓋的地區也很廣,主要的業務包括股票產品、定息債券、直接投資、資金管理、物業投資及發展和投資買賣等,也就是說,只要是高利潤回報的業務,百富勤都是滿懷興趣地加入。表面上百富勤一帆風順,其實投資風險一直伴隨在它身邊,它忘記了投資的要訣——“分散風險”,導致它的投資金額過大,而且忽略了亞洲市場的風險,孤注一擲地把資金投入到亞洲市場。
由于百富勤的投機心理太強,越高風險的業務就越投入得多,所以在印度尼西亞和韓國的投資過大,將近6億美元,相當于總投資的25%~30%。很快,因為印尼盾和韓元大幅貶值,百富勤的投資產生了巨額的虧損。在沉重的打擊下,百富勤終于支撐不住,宣告清盤。
百富勤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在實力還不充沛的情況下想碰運氣撈一把,這樣的決策顯然是失誤的。機遇沒有降臨,風險卻不期而至。所以,只得以失敗告終。
很多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賭博心理,例如,很多買股票的年輕人根本沒有一點炒股常識。他們一發現某個股票有利可圖,馬上全力追進,用盡全部積蓄,結果僅有的錢多半是隨風而去。然后又一心想著要翻本,要加碼賭一把狠的,要把握住那罕有的機會,結果虧損繼續擴大,以至于清空了錢袋,變得更窮。
年輕人不能靠賭博和投機的心理來奢求成功,無論什么時候,你一定要謹記,能讓你獲得最終成功的必定是你的實力而非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