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日益繁雜的社會中,如何才能看到內心的自我,不被外物所役使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故事說的是在一個老街上有一鐵匠鋪,鋪里住著一位老鐵匠。由于沒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鐵器,現在他以賣栓狗的鏈子為生。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無論什么時候從這兒經過,人們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微閉著眼,手里是一只半導體,旁邊有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古董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間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三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一件在臺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里,是他1995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60萬美元的拍賣價買下的。
古董商端著那把壺,想以15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后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里的水。雖沒賣壺,但古董商來的那天,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5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有點想不通。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后,總是擁破門,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門。
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當那位商人帶著30萬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鄰居,拿起一把錘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老鐵匠的內心隨著茶壺的升值而波動不平起來了,生活中原本的寧靜與安詳被打破了。很顯然,這突如其來的“好運”并沒有給老人帶來快樂,相反老人的內心卻承受著煎熬。
在沉思之后,老人最終悟得了“虛空”的禪機。也是在老人舉起錘頭的那一剎那,他找回了原本屬于自己的那份安詳與寧靜。
專注下來,讓自己成為快樂的本源。要達到此境界很難,就像世間所有的美好都不是輕易得到的,你想要擁有他們,請靜下來,發現自我,改變自己。用平凡真實的力量創造這個世界上你認為一切美的東西。把心安靜下來,去感覺去尋找可以成就你的萬物,運用真實的你,改變黑暗,得到光明。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因為你看到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