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福”?按說,人生世間,沒有災殃禍患就是福。無奈太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是“心無厭足,惟得多求”,追名逐利、求官趨勢,反而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今天,有福氣的前提,是學會惜福。
如何才叫惜福呢?首先你要感覺自己身在福中,這就需要有一顆滿足的心,即知足。人生也有涯,而欲望無窮,對于一個心里充滿欲望的人來說,他永遠都不會覺得滿足,幸福感便無從談起,無盡的欲望只能讓他走向毀滅之路。
在命理學上,也講究因果,所以時常強調要結善緣;運程雖然看似神秘莫測,其實也可以通過一點一滴的舉動,逐漸達到改運的目的,這就是常說的“造命”;許多朋友隨著年紀增長,福氣越來越多,原因在于,他們不知不覺中就為自己改了運勢。
正如老子所說:“禍莫大于不知足?!蔽覀円坏┓趴v欲望,把幸福享用殆盡,那么幸??鞓返脑慈銜萁?。而具體來說,所謂惜福,一是要愛惜自身,無度的放縱,必然會使身體過早衰老,染上疾病;一是要惜物,對一針一線,一碗米飯,都要有愛惜之心,這樣才不會使物品浪費。
想一想,一碗飯吃不完,便把它當垃圾倒掉,這樣暴殄天物就是浪費;或是吃不完也要把它塞到口中,這樣做同樣不是惜福,勢必傷害身體。如今的餐飲業空前發達,某種程度上使人們喪失了對飲食的欲望克制,同樣的,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很多人買衣服,有的是為了喜歡,有的只是圖便宜,沖著商場打折而去,結果大包小包買回家后,有的甚至一次都沒穿過就被束之高閣。因為不實用,再便宜的衣服也會浪費你的金錢,而且還會占用你衣櫥的空間。所以這也是不惜福。
另外我們還要珍惜紙張、水、電等等周圍一切為我們造福的事物,時常保有一顆愛惜之心。每一件物品的生產都是需要人們投入精力和財力的。不愛惜這些東西,也就是不愛惜人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