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性的本體是清凈的,而且是具足染凈諸法的清凈,這個清凈當中,有十種可能性的激發。
先看第一個,瞋恚邪淫。假設我們的妄念,經常起瞋恚,起邪淫,而且這個念頭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你自己會把你心中地獄的法界激發出來,就顯現地獄的果報讓你受用,“是心作地獄,是心變現地獄”。
慳貪不舍,餓鬼法界。我們的妄念的方向,是往慳貪、自私自利的方向跑,你自己會激發你心中的餓鬼法界,讓自己受用,你來生就會變成饑餓口渴。
如果你一生當中,經常生起愚癡暗鈍,經常也不學佛法,老是保持那個暗鈍愚癡的心,你就容易激發你畜生法界。
我慢貢高,阿修羅這個人是比較喜歡修善法的,但是他這個人修善法福報大,他那個瞋心、慢心特別重,對立心也特別強,這種人就很容易激發心中的修羅法界。
堅持五戒,人道法界。他能夠對于這個五戒的善法能夠堅持。
精修十善,比五戒更高了,因為他調伏心中的貪瞋癡煩惱,就產生天道法界。
六道輪回,以佛法的角度全部是妄念。我們把妄念做一個簡單的判斷,只要你迷失本體,只要你迷失了空性,就是妄念。簡單地講你只要不是站在空的角度來面對人生,全部是妄念,你沒有站在清凈心的角度,來看人生就全部都是妄念了。
只要你的心沒有安住空性,你起一個念頭,你只要認為它是真實有的,妄念!你知道它是如夢如幻,是空性里顯現的一個影像,真實!所以“真妄”,就看你有沒有安住空性,因為你沒有安住空性,就向外攀緣,把它當真,就會去取,攀緣愛取;取到善法算你運氣好,快樂果報;取到惡法,你就出現痛苦果報,但是全部都是妄念,因為你忘掉你本來面目,沒有安住你的本來面目,叫妄念。
四圣法界,全部是真實的念頭,從空出假,只是它的層次不同了。
證悟人空,聲聞法界。就是我空,他從無常無我的道理悟入了我空,真實的念頭,但是這個檔次不是很高,但至少它是解脫道了。
第二個知緣性離,緣覺法界。他的我空的智慧,不是從無常悟入的,他是從因緣性空悟入的,水平更高。
空性當中,有些人是完全出離心,自私自利的空,有些人是慈悲的空,這樣子而已。所以我們從空性又分出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但是這些人都是圣人,不可思議了,他們已經從空的角度看人生了。只是說有一種人比較自私的心態,有一種人是比較大悲心的心態,但是空的本質是差不多了。